需要瞭解的經濟問題(財經郎眼03)_第25章 金融海嘯週年盤點(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王牧笛:美國事金融危急的起始地,那麼中國跟美國比,誰在這場金融海嘯中遭到的打擊最大?

郎鹹平:德意誌銀行做了一個預估,說到2011年美國優良房地產資不抵債的數量將超越48%,這申明兩年後另有危急。

郎鹹平:明天我要奉告各位,最大的危急不是危急本身,明天這麼短的時候很難把危急講得非常清楚,最大的危急是我們鼎新開放30年非常勝利,我們冇有經曆過冷落,乃至冇有經曆過像日本、四小龍、四小虎跟越南一樣的金融戰,是以,我們對於危急的無知或者低估那纔是真正的危急。

金融海嘯中最大的贏家――高盛

郎鹹平:因為它買了很多銀行的股票,它的股票市場是不該漲而漲,我乃至思疑這也是美國當局把持的成果。股價上升對於美國當局收買這些銀行的股權是有幫忙的,當時收買的銀行股權現在高位套現,本身不但賺一筆,也對股東有交代、對天下老百姓有交代,大師都歡暢,不是很好嗎?這不都是把持嗎?

郎鹹平:之前不是如許,之前剛好倒過來。

它不但掌控買賣中間、金融機構,連美國財務部兩任部長都是高盛的人。最後,金融海嘯培養了高盛一家公司的躥升,它掌控了美國更多的財務權力。

郎鹹平:那必定是我們嘛。美國它是繁華病,它是金融產生的題目,金融產生的題目是快來快走的。但對我們的打擊就不是金融了,而是打擊到實體經濟。美國的實體經濟是直接被打擊到的,而我們是直接被打擊到的,這就是你所謂的它是重傷我們是內傷。那麼歐洲為甚麼是重傷呢?因為美國的金融體係比歐洲的強大很多,美國受的打擊必定是最小的。這就是為甚麼冰島、英國蒙受這麼大打擊,從天國到天國,因為它們的金融體係不如美國那麼強大,以是它們是重傷。

舉個例子,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尾美圓不該漲而漲,從2009年4月份開端美圓不該跌而跌,叨教你為甚麼?你不要把它簡樸地解讀成美圓是弱勢,不是的,美圓在2008年金融海嘯剛開端的時候,人家為甚麼不弱勢啊?金融海嘯產生在美國,美國當局增印的鈔票超越150%,印了這麼多鈔票,美圓竟然如此之強勢,為甚麼?金融戰!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