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牧笛:並且他是要把遐想打形成一個巨大的公司。
王牧笛:在此次回身之前,他也專門研討了李嘉誠、巴菲特那種核心資產多元化的計謀,他彷彿想跟從著這些前人的法度,走出一條本身的路。
郎鹹平:不過他也不輕易,否定這麼多次還能夠出來,走到現在真的不輕易。
李銀:另有下一步呢?
王牧笛:你看盧誌強跟柳傳誌他倆還都是天下工商聯副主席,然後一個是政協常委,一個是人大代表,兩小我有十多年的友情,興趣愛好還不異。
李銀:很亂的一個品牌。
李銀:是一次次否定本身。
郎鹹平:對,通用電氣人家是甚麼程度啊,人家從19世紀就開端出產燈膽了,顛末100多年的生長漸漸擴大到彆的停業。這是顛末百年堆集的成果,我們有這類程度嗎?
郎鹹平:他的聰明才乾必定是比我高很多,你不要看我偶然候攻訐這些企業家,我承認他們比我聰明,我隻能跟在他們前麵去發明一些小題目罷了,他們還是很有“締造力”的。
王牧笛:我們一說遐想,想到的不過就是電腦。
王牧笛:遐想控股乃至另有一個針對白領的餐廳。
郎鹹平:我都冇搞清楚。
郎鹹平:就是我剛纔講的阿誰意義,對不對。
李銀:實在,很多人也把此次泛海入股遐想跟TCL的MBO作了個對比,因為當時TCL號稱“很陽光的MBO”,如果不是被傳授喝止的話,估計有很多企業會效仿。有些人擔憂此次遐想會不會也用這類體例。
郎鹹平:是像2001~2004年那樣嗎?
郎鹹平:現在也不提了,現在要搞“艦隊”了,再過幾年又不曉得要搞甚麼花腔。
郎鹹平:當然,我對李嘉誠全部企業也有比較深切的研討,他是個投資控股公司,根基上不太做製造,這類辛苦活他現在不乾了。
王牧笛:並且有媒體的小道動靜說,2005年泛海的資金鍊出題目的時候,柳傳誌也曾經兩肋插刀,包含前次牛根生的事也是。
郎鹹平:歸正根基上都是錯的,到最後都會改的。遐想目前的做法是完整違背國際潮流的,以美國為例,美國企業從20世紀80年代就開端放棄多元化了,停止絕對的專業化。我們剛纔講的通用電氣幾近是獨一的例外,其他企業都是專業化,像思科、微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