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人男女皆佩帶耳環,並同烏桓、鮮卑人一樣,也有髡髮的風俗。其髮式不一,有的隻剃去顱頂發,顱四周發下垂並向後披;有的在顱兩側留兩綹長髮,天然或結辮下垂;有的留雙鬢上兩綹,天然或結辮下垂,或使其從耳環中穿過再下垂,即沈括所說的,“其人剃頭,妥其兩髦”。[52]?遼墓壁畫供應了髡髮的形象質料,內蒙古烏蘭察布盟豪欠營出土女屍又供應了不見於文獻記錄的契丹女性髡髮款式。[53]?
渤海國
詞條標簽:民族,汗青,中國汗青
契丹瓷器
契丹畫家善畫草原風景和騎射人物,他們創作了大量優良的繪畫作品。聞名畫家胡瑰、胡虔父子和東丹王耶律倍所畫多入宋內府,被譽為“神品”。耶律倍“多寫朱紫酋長,至於袖戈挾彈,牽黃臂蒼,服用皆縵胡之纓,鞍勒率皆瑰奇,不作中國衣冠”;[35]?畫馬“骨法勁快,不良不駑,得意窮荒步調之態”。[36]?他的作品甚為五代人所喜,乃至爭相采辦。傳播至今者有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射騎圖》和傳播到美國的《人騎圖》、《射鹿圖》。胡瑰所畫“穹廬部落、帳幕旗旆、弧矢鞍韉,或隨水草放牧,或馳逐弋獵,而又胡天慘冽,沙磧平遠,能曲儘塞外不毛之景趣,信當時之神巧,絕代之精技歟”。[37]?他畫契丹人馬,“用狼毫製筆,疏渲鬃尾,精密有力。至於穹廬什物,各儘其妙”。[38]?他的作品傳播至今者有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卓歇圖》,傳播到外洋的《出獵圖》、《回獵圖》,也有人列為他的畫作。其子胡虔“丹青之學有父風”,與其父的畫品“殆未可分真贗也”。[39]?
遼朝建國後,適應君主集權軌製的需求,為了同一變更軍隊、同一批示,這類“發兵議合製”的體例向以天子為首的軍事集權製轉化。天子不但節製行政大權、財務大權、立法和司法權,並且還緊緊地節製了軍隊,把握軍權。並建立了一係列由天子節製的軍事機構、製定了一套變更軍隊的嚴格手續。以是晉王李存勖不得不承認,契丹軍隊“法嚴”,“中國(指中原)所不及也”。[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