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寬處_第10章 突破極限(上)(4)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其次是軌製,再有就是有效的擔當軌製。

為甚麼會如許呢?非常簡樸,和拍電影是一樣的事理。我們統計了拿來比較的這家公司和我們公司的數據,一個很大的差異是散戶的差異。我們公司大抵有14.3萬散戶(不算機構投資者),而他們隻要六七萬散戶。如果你是一個好導演,大師都信賴你,就買票進電影院看你的電影。假定我們有12億元股本,也就是有12億張椅子,如果有14億人來看電影,那電影票就要漲價,不然人就冇法兒出去。如果有12億張椅子,成果隻要5萬人來看電影,那明顯空位就很多,票就賣不出去,就得打折,股票代價就要降。

為甚麼說到了2000年就進入科學管理期間了呢?在1995年的時候,田溯寧他們把亞信從美國帶了返來,我們美國萬通有幸成為亞信的第一個投資人。田溯寧他們返來今後,我們幫他註冊公司,最後他本身拿到了第一筆票據,在當時的郵電部。

科學管理要學習華盛頓

這麼多年來,我們不竭地在研討如何把這些小事做好,讓董事會開得勝利。董事會開得越來越成熟今後,才氣真正做到董事會和總經理分開,不然隻是字麵上分開,實際上還是冇分開。董事會管的是脖子以上的事,比如計謀、團隊、代價觀和投資者乾係(即股東乾係)。總經理管的是脖子以下的事,比如產品、出產、營銷、勞動辦理等。我們要讓脖子以上的部分和以下的部分既分開又調和,這是很首要的。很多民營企業進入科學管理階段,停止構造竄改,都把董事會虛化了,一個老闆既當總經理又當董事長。如許的話,你就不能花時候去做董事長的事情,而作為總經理,偶然候你又要被迫去研討一些好長遠的事情。

對於老的民營企業來講,1993年是一道坎兒。1993年以後,海南的那些企業,冇有真正轉型成當代公司的,大部分都死掉了。有段時候我們在海南搞一個項目,有個哥們兒跑來找我,說終究把我盼返來了。然後他說想做這個想做阿誰,我問他這麼多年有冇有融資,現在有多少股本金,有多少人,董事會搞得如何樣。他說他現在五六個公司都是本身一小我在做。他現在這類環境大抵跟我們當年分開海南時差未幾,這麼多年來,他的企業在構造上冇有任何竄改。我跟他說,現在做事情的體例跟之前不一樣了。之前是點對點辦事,比如搞定某個行長就能存款,乃至不消本身出馬,找個“蜜斯”搞定他都能存款,事情很輕易辦成。而現在是鏈條對鏈條,從辦事員到行長,全部體係、全部鏈條你都要搞定,並且要有一個公開的標準,要透明、要誠信。彆的,另有資訊記錄,銀行刷一下卡,你到底能不能存款,看得很清楚。以是,不是說你熟諳誰便能夠的。他老拿熟諳說事,我說熟諳冇用,你熟諳某個行長,他明天能給你存款嗎?不成能。銀行有審貸會、風控部分,等等。現在,中國社會的軌製和構造都在變,你連報表都拿不出來,如何能存款呢?期間早就變了,但他做事的體例還是老一套,仍然是把某個帶領請到一棟彆墅裡吃喝玩樂。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