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公山風景區有具有悠長而奇特的人文景觀和汗青文明遺存。趙公山,古稱大麵山(有的學者考據“大麵”即“大岷”),在當代文籍《山海經》中稱為“成都戴天山”(古本“戴”字寫作)。《山海經》卷十七有“大荒當中,有山名曰成都戴天”。王家鍩著《青城玄門仙源錄》雲:“最後的成都,就是‘青城都’,在青城山,又稱天穀(即天府),成都即‘成都戴天之山’,是蜀國的祖山。‘天穀’即‘陽穀’,是扶桑所發展的崑崙山(又分稱為‘群巫之山’)、‘博父之山’。”①唐朝杜光庭《青城山記》雲:“大麵之頂,去高山七十二裡,為茲山之主,非常人所到,靈禽異獸,奇花異草,不有焉。其上瓊樓仙室,金闕玉堂,得道之人造之乃見,不凡俗所窺也。”又說:“此山前號青城峰,後名大麵山,實在一耳,同體異名。”此中有“瓊林寶樹、金沙玉田,水清而甘,草靈而秀”,“絕頂之峰,煙雲常覆之”。宋朝王象之《地紀勝》雲:“大麵山在三溪之北,前臨成都山,眾峰攢秀,高七十二裡,上有香柏靈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