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跑道。
他猛地站起來,拿起那幾本質料,啪的一聲拍在桌子上。
這個結論和方木的假想大抵不異。
這是一個陽光亮媚的暮秋的中午,方木和邰偉坐在籃球場的長椅上。邰偉把方纔獲得的動靜奉告了方木:阿誰披著人皮外套的塑料模特的出產廠家已經找到了。但是本市發賣這類塑料模特的專營店有上百家,很難找出阿誰采辦者。邰偉說“還在排查中”,但是方木也聽出他對此並不抱太大但願。
死者正在“聽”的音樂是一張老唱片,上個世紀70年代非常風行的披頭士樂隊的一張專輯:《Revolution 9》。這是讓警方和方木最感到頭疼的事情。相對於殺人、剝皮而言,這較著是一個意味深長的附加行動。而讓死者聽音樂,究竟意味著甚麼呢?
現場發明瞭一部還在轉動的CD機,從CD機記錄的播放時候來看,是在案發當日淩晨1:45啟動的。能夠必定,那也是凶手將屍身和塑料模特擺放進課堂的時候。
“我感覺不是,”方木麵色凝重,“從1到4,並且全產生在J大四周,死的不是門生,就是教工家眷。不至於偶合到這類境地。”
方木長長地撥出一口氣,搖點頭,“不曉得。”
死者辛婷婷的死因是機器性堵塞,凶器應當是一條繩索。在死者的血液內發明瞭甲基三唑氯安寧的成分,思疑死者是被麻醉後勒死的。死者的滿身皮膚被剝掉。被剝掉的人皮像一件衣服一樣被“穿”在了擺放在死者身邊的塑料模特身上。從剝皮的伎倆來看,凶手的技能並不高超。但是給模特“縫製”人皮衣服的針腳精密整齊,看得出凶手是個細心且耐煩的人。
“我有個設法,”一向在一旁懶洋洋地坐著的邰偉開口了,“信賴你也發覺到了,每一起案件中都有冇法解釋的特性,彷彿都與當起案件毫無關聯。第一起案件中插在死者胸口的注射器;第二起案件的色情漫畫書;第四起案件的CD。這彷彿都在表示下一個死者特性和作案伎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