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主上虛張陣容、口不對心,卻還不得不出麵勸說,藉此停歇主上的肝火。何謂替主上分憂,這便是了。
故而。現在曹操雷霆大怒之下欲斬曹仁,程昱、劉曄等人皆不敢吭聲,唯恐言語恰當被曹操遷怒,隻要荀彧挺身而出。直言不諱地替曹仁討情。
稍稍思考半晌,荀彧恭聲道:“此番我軍細作遲遲刺探不到西涼軍的意向,乃至貽誤軍情,罪在不赦,卻情有可原。究其原委。並非我軍細作不經心戮力,而是幽州被西涼軍占有以後大肆抓捕各路諸侯帳下的細作。並設置重重關卡,嚴加盤問,死力封閉動靜。
接踵出動二十萬雄師以後,屯兵司隸的周瑜雄師再度反擊,帶領七萬戰騎北上冀州。短短月餘之間,西涼軍竟然在三個疆場上同時開戰,總計出動二十七萬雄師,步地空前,陣容滔天。更讓人吃驚的是,在三個疆場上同時開戰的西涼軍極其妥當,不急不躁,穩紮穩打,戰績不俗,鏖戰數月下來竟然無一敗績,斬獲頗豐。如此強大的兵馬,加上不俗的戰績,實在讓各鎮諸侯膽戰心驚,百感交集。
數月以來,曹操之以是按兵不動,不但僅是為了安定青州火線,更多的是為了坐壁張望,靜等幽州戰事分出勝負。而他最但願看到的景象是,李利麾下西涼軍與蠻軍打得兩敗俱傷,亦或是西涼軍敗北,這是最抱負的成果。以他對李利及其麾下西涼軍的體味,他曉得李利即便敗給了烏桓和鮮卑聯軍,也能打得蠻軍傷筋動骨、元氣大傷,數年以內有力南下劫奪。
更何況,我軍駐紮在青州,與幽州之間還隔著冀州,加上李利雄師又在塞外作戰,相距千裡之遙。不管是幽州境內的西涼軍還是冀州袁紹,都在大肆捕殺各方細作,封閉邊疆關隘,使得商隊斷絕,製止行人通行。在這類環境下,不管是飛鴿傳信也好還是哨騎傳送也罷,都冇法將動靜直接傳出來。細作們隻能不竭週轉,奧妙傳送,費經心機,幾經周折才把動靜呈報上來。全部傳送諜報的過程,說是千辛萬苦亦不為過。”說話間,荀彧神情凝重,神采寂然,說話語氣中帶著濃烈的唏噓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