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動三十萬雄師,李利治下的四州之地仍然安靜如常,這意味著甚麼?隻要不是傻子都能想到答案。這意味著李利麾下雄師遠不止三十萬,傳聞西涼軍多達五十萬之眾竟然不是訛傳,而是確有其事!
反之,隻要曹操不被李利抓住把柄,相互便是討袁聯盟的盟友。即使李利氣力強大,卻也不能無端挑起戰端,何如不得曹操。不然,擅動兵器、肆意挑起戰端,必將難掩悠悠眾口,必被世人鄙棄。這便是自古交戰講究出師馳名的由來。歸根結底還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氣者得天下。
荀彧的一番話無疑是說中了曹操的心機,道出了他的心聲,點破了他最深切的憂愁。
稍稍思考半晌,荀彧恭聲道:“此番我軍細作遲遲刺探不到西涼軍的意向,乃至貽誤軍情,罪在不赦,卻情有可原。究其原委。並非我軍細作不經心戮力,而是幽州被西涼軍占有以後大肆抓捕各路諸侯帳下的細作。並設置重重關卡,嚴加盤問,死力封閉動靜。
但是李利真正展實際力的機會,倒是在討袁聯盟建立以後。聯盟建立初期,李利不動聲色,遲遲按兵不動,比及各路諸侯兵馬接踵投入疆場,李利方纔閃現出無以倫比的強大氣力。
這便是曹操得知幽州戰事早已結束後,刹時閃現在腦海裡的動機,一種前所未有的危急感充滿在心頭,壓得他喘不過氣來,遂將滿腔的憂?與憂愁一股腦地宣泄在曹仁身上。誰讓曹仁是他最信賴的嫡派部將呢?
之前李利逼降公孫瓚、收取幽州之事便是明證,我軍細作想儘統統體例傳回動靜,卻還是晚了兩個多月。此次貽誤軍情之事一樣也是如此。李利率軍出征塞外,其智囊郭嘉卻坐守幽州,領兵抵抗鞠義雄師的打擊,周到封閉沿途關卡,使得幽州幾近與外隔斷,諜報底子不成能送出來。
而堂下四位謀士當中有資格出麵討情的人,唯有被曹操視為“吾之子房”的荀彧。
待甲士分開,堂下世人不由暗自鬆一口氣,呼吸順暢了很多。
故而。現在曹操雷霆大怒之下欲斬曹仁,程昱、劉曄等人皆不敢吭聲,唯恐言語恰當被曹操遷怒,隻要荀彧挺身而出。直言不諱地替曹仁討情。
或許之前各鎮諸侯還未發覺西涼李利強大到多麼程度,因為不管李利如何強大,可他始終偏居西涼一隅,就像是藏在深山裡的億萬大族翁一樣,充其量就是個發作戶、守財奴,不敷為懼。但是司隸大戰以後,李利的觸角開端伸進中原,比及各路諸侯爭奪漢帝劉協之時,李利則趁機出兵收取司隸全境,並在司隸屯集重兵。此舉可謂是鋒芒乍現,令各鎮諸侯顧忌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