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騎_第135章 【挽狂瀾,兄弟驕雄】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是以張飛主動請罪並不代表此事就會到此為止,等閒揭過,成果如何終究取決於周瑜的態度。畢竟他纔是雄師主帥,堂下眾文武都要服從他的調遣,這是他應有的權力,也是任務。

因而,心不在焉的張飛便自但是然的成為周瑜掌軍立威的目標,淪為其建立威望的“替死鬼”。但是張飛本人並冇有“替死鬼”的憬悟,反倒擺出破罐子破摔的姿勢,彷彿將兩年多堆集下來的憋屈和肝火一股腦的全都宣泄出來,擺開架式,公開與西涼眾將對峙大堂。

“呃,這、、、”此時擔負隨軍主簿的是武都太守裴潛,但是他隻是雄師駐紮漢中時的臨時主簿,首要賣力兼顧出征雄師的糧草輜重和後勤供應,並不參與軍紀稽查;畢竟他的本職是武都太守,並非全職主簿。是以當週瑜扣問應當如何懲罰張飛之際,裴潛聞聲色變,頓時語塞,遂不由得扭頭看向方纔任命的西涼軍主簿楊阜楊義山,表示他出麵答話。

置身於這類處境當中,張飛當然愁腸百結、生不如死,但他的家眷和族人們的所作所為亦在道理當中,本身並冇有錯。畢竟他們都是普淺顯通的布衣百姓,平生所求就是圖個安穩的餬口,除此以外冇有太高的期望和要求。

自始至終,李利既冇有訪問他們。也冇有扣問他們各自的誌願。更冇有半句勸降的話,而是直接命令讓他們二人前來軍中任職,聽候調派。

麵對如此景象,張飛、關羽二人又能如何,敢方命不尊麼?

張飛的神采竄改悉數落在李暹眼裡,看到他終究明白過來,李暹不由暗自鬆一口氣。遂回身退回原位,擺手錶示趙雲、馬超和黃忠等人落座,不必大動兵戈。趙雲三人當即會心。既而相顧一眼,紛繁放下防備,重新坐下來。待他們三人落座以後,堂下其他將領隨之敗壞下來。各自落座。文官們見之紛繁效仿。

“諾!”李暹三人齊聲應諾,隨即大堂議事結束,眾文武接踵分開。

就在世人浮想連翩之時,但見楊阜說完話後並未落座,而是對上位的周瑜躬身一揖,持續說道:“遵循軍紀,張飛將軍理應處斬,但是時下恰是雄師出征之際,亦是正需用人之時,而張飛將軍乃疆場悍將,主公之以是將其調到軍中,便是為了讓其衝鋒陷陣,攻城拔寨。是以,張飛將軍固然罪在不赦,但是法理無外乎情麵,理應事急從權,留其性命,酌情措置。”言儘於此,楊阜再未幾言,躬身站在張飛身邊,靜候周瑜的定奪。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