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騎_第040章 【傳國玉璽】(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主臣落座,孫策冇有半句客氣。徑直扣問顧雍,道:“元歎率軍圍困袁術老賊已半月不足。戔戔一座草寇營寨罷了,為何屢攻不克?”

雄師入城後,孫策顧不上安息,當即調集麾下眾將大堂議事。

當時,時任廬江太守的陸康,因回絕交納袁術索要的三萬石糧食而招致袁術雷霆大怒,遂遭到袁術帳下雄師圍困攻城。孰料陸康非常了得,雖是文士,卻文武雙全,暮年曾因剿除占有在廬江境內的盜賊有功,被靈帝敕封為忠義將軍,秩比九卿。是以袁術調派帳下將領頻頻攻打皖縣,前後一年多時候卻屢攻不下,直到孫策率部投奔在袁術麾下。遂被派到皖縣持續攻城。

實際上,這塊所謂的傳國玉璽,說白了,就是一塊世所罕見的美玉。僅此罷了。

恰是看到這一點,是以張紘和顧雍二人以及大堂裡在坐的每小我都為之心驚肉跳,憂心如焚,坐立難安。倘若孫策執意不肯放棄傳國玉璽,那麼隨後必將引來李利及其麾下的西涼雄師,因為李利占有壽春城後遲遲不肯撤兵,明顯是對傳國玉璽誌在必得。如許一來,一場爭奪傳國玉璽的兩軍對壘已然冇法製止,大戰一觸即發。

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漢帝劉協在位時冇有傳國玉璽,可他仍然是天子,這是因為他秉承著祖上數百年堆集的餘蔭,天生帝胄,劉氏皇權早已深切民氣。但眼下天下無主,各鎮諸侯不管誰想介入江山,要想讓天下人佩服,傳國玉璽就顯得尤其首要。由此,在當下這類特彆局勢的鞭策之下,這塊石頭無形中身價暴漲,成為不成或缺的關頭信物。

孫策領軍攻陷廬江以後,袁術調派袁胤出任廬江太守。待袁術稱帝之時,袁胤隨之水漲船高。位居九卿,而後便由劉勳接任廬江太守。

以是傳國玉璽在時下便是國之重器,其貴重程度遠遠不止代價連城,說是無上神器亦不為過。

是以孫策半晌不敢遲誤,當即率軍撤離壽春。雄師進入廬江境內後,兵分兩路;一起押送輜重前去沿江下寨,而另一起則由他親身帶領直奔皖縣而來。

現現在,袁術敗逃,劉勳帶領殘部與潛山賊首雷薄、陳蘭等悉數投效於李利麾下。而孫策則趁著率軍追擊袁術的空地。調派顧雍、周泰帶領一支人馬攻取皖縣。從而實現占有全部廬江郡的計謀企圖。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