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騎_第040章 【傳國玉璽】(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無獨占偶。陳蘭、雷薄二人帶領殘部流亡途中又碰到孫策帳下的江東軍,遂再度被江東軍打敗,終究隻剩下百餘人逃出世天。但是恰是這場遭受戰,讓陳蘭、雷薄二人偶然中得知了江東軍的行跡,曉得這支江東軍恰是尾隨追殺袁術敗軍而來的。

所謂傳國玉璽,便是曆代天子世代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其周遭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麵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究竟上,他此次之以是未征得李利應允便率軍倉促分開壽春,恰是因為他事前獲得動靜,被袁術奪走盜窟的陳蘭、雷薄二人,正帶著百餘殘兵趕往壽春,隨行另有一千餘西涼戰騎沿途護送。得知這一動靜後,孫策大驚失容,一旦陳蘭和雷薄二人進城見到李利,袁術的行跡便隨之透露。由此李利立即就會曉得他孫策決計坦白軍情不報,用心叵測,繼而藉機出兵廬江,乃至於直接對他及麾下的江東軍動手。

固然,這位威武不凡的領兵將軍恰是雄踞江東的孫策孫伯符,而帶領一眾僚屬出城相迎的文士便是孫策非常正視的吳郡名流顧雍顧元歎。

伴隨“嘎嘎”的吊橋下落聲響,皖縣城門隨之大開,一名身著錦袍的文士帶著百餘名守軍出城相迎。

以是傳國玉璽對於孫堅和孫策父子而言,意義不凡。孫堅是以印璽而喪命,而孫策則因其而成事,成為雄踞江東的一方霸主。

以是傳國玉璽在時下便是國之重器,其貴重程度遠遠不止代價連城,說是無上神器亦不為過。

彆的他之以是調派顧雍領兵前來並不但僅是為了戔戔一座縣城,而是另有所圖。

主公曉得,那潛山陣勢險要,易守難攻,很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現在袁術雖是喪家之犬,但其部下仍有紀靈等十餘名將領陪侍擺佈,另有兩千餘殘兵,彆的另有陳蘭、雷薄二賊留下的近千名盜賊,其兵馬合計不小於三千之眾。仰仗這些殘兵敗將,又占有險要陣勢,居高臨下,以逸待勞。更有甚者,那盜窟中儲存著陳蘭、雷薄二人打劫得來的大量糧草輜重,箭矢充沛,城高牆厚,戍守極其無益。是以旬日之間委實難以霸占。”顧雍話音未落,周泰、蔣欽等將領便點頭擁戴,證明瞭顧雍所言不虛,句句失實。

是以孫策半晌不敢遲誤,當即率軍撤離壽春。雄師進入廬江境內後,兵分兩路;一起押送輜重前去沿江下寨,而另一起則由他親身帶領直奔皖縣而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