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覺得以民為本得先有個前提……”劉墉話鋒一轉,又道,“那就是‘國’與‘家’的乾係或者說‘國’與‘民’的乾係。民構立室,家構成國。諸位比我更懂,最後這世上是冇有國,也冇有皇上的,隻要一個個獨立的‘家’。厥後,人們逐步感遭到‘家’在應對內奸、災害等威脅時越來越力不從心,因而一個個‘家’組合在一起,製定共同的左券,推舉出大師承認的首級,這就是部落。部落之間相互撻伐,融和,最後演變出現在的‘國’。力量大小,權力分派、財產多寡又將‘國’中‘家’分紅了多少個品級,也形成了諸多衝突。我這裡先不會商各階層之間的衝突,單說一下‘國’與‘家’的衝突。我想問一下,諸位是感覺國富才民強,還是民強而國富?”(未完待續。)
劉墉這番話淺顯易懂,卻直中關鍵,發人深省。不過,大師更覺奇特,你劉墉不是說一半的一半麼?如何說的滿是“民生為上”啊?
“劉墉剛纔聽了諸位的發言,我是一半同意,一半有所儲存。”
“固然無用,不過可貴是他們的一番情意。”劉墉沉吟半晌,“就放在這兒吧。我對丹藥不感興趣,對練丹的質料倒是獵奇得很。芸兒,改天我們去青龍山,一是報答,二來拜訪一下。”董芸點頭稱是。
劉墉微微一笑道:“不消了。文姬給我講過,這段話出自《孟子?離婁》,反應的是孟子的民本主義思惟,意義就是得民氣者得天下,失民氣者失天下。”
“甚麼標準?”
大師都猜疑地互換著目光,看看是不是本身聽錯了,卻聽劉墉說道:“固然,諸公所說‘民氣為上,民生為貴’極是在理。我也有個比方,諸公聽聽。‘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公眾有力量推舉出一個國君,如果不對勁,也有力量將國君推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