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思維_第22章 再造流程,助力運營(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但實際是當時微信還是新奇事物,政務如何利用微信冇有勝利模板能夠複製。

李順年麵對的是一個個嚴峻的應戰,時候緊逼著武漢交管部分從速想出體例,處理題目。唯有突破通例,纔有能夠完整處理“九大難”。

與騰訊的技術團隊並肩作戰,讓梁鬆內心比較結壯,在他看來這是一支能出點子、能打硬仗的團隊。

其次,當下,又恰逢武漢都會生長的“躍進期”,全市同時完工的14000個工地更是雪上加霜,對路網的運轉形成龐大的威脅。

起首,武漢市每車均勻路網密度與“首堵”北京相稱,矯捷車數量又以每年18%的速率激增,將郊區豆割成三塊的長江和漢江更讓交通辦理難上加難。

交管局也已經成了天下政務體係中利用互聯網技術的先進典範,來拜候取經者絡繹不斷,他們的很多經曆將作為模板被推向天下。

梁鬆的直覺以為,這個建議或許妙極了。因而兩邊合作,很快這項辦事就呈現在微信辦事號中。果不其然,成為最受老百姓喜好的服從之一。

梁鬆吐了一口氣,“重點根基都覆蓋到了”。

比如由活潑的圖片或視頻編輯而成的“微信講堂”中有“實戰講授”、“法律知識解讀”等豐富多彩的合用內容,幫忙全市交警學習充電;也有令人捧腹暢懷的“輕鬆一刻”和“安康提示”如許的暖和體貼。

這是由武漢交管體係內部的微信訂閱號和麪向市民的微信辦事號構成的微信辦事體係,已經成為武漢交管體係的頂梁柱,也構成了武漢聰明交通的根本之一。

2013年,交管局又更進一步,肯定開辟一塊新興的首要陣地――微信。說上就上,當年8月,交管局便上線了服從強大的“武漢交警”微信辦事號。

好比武漢的交警辦事號,是天下起首將違章資訊和圖片同時推送到訂閱者手中的,做到了“有圖有本相”。要曉得推送一條違章的資訊並不難,但是如果把圖片從背景數據中調出,一併推送給用戶,則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很多同業都打電話來問,我們是如那邊理這個困難的。”梁鬆略有對勁。

每天微信付出都能分流500筆擺佈的停業,40%~50%的司機已經不需求出門找視窗了。

再次,交管局麵對著嚴峻的警力不敷。交管部分各個辦事視窗前都排著可駭的人龍;警力不敷的前提下,變亂措置反應遲緩,堵塞交通……大眾怨聲載道,火氣很大。另有“行車難”、“泊車難”、“繳款難”、“查詢難”等“九大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