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中的憂與思(財經郎眼07)_第25章 當“城市化”遭遇“逆城市化”(下)(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王牧笛:我們剛纔聊到中國“都會化”過程中的都會病,西方的“都會化”門路已經走了這麼多年,特彆是美國有多種形式作為一個鏡像值得我們參考。

中國告白最牛的媒體是哪一家?北京交通播送。幾十小我締造了6個億的告白額,均勻起來比中心電視台還牛。為甚麼都會電台的告白增加了?就是因為堵車的人多了,時候長了。

要讓老百姓餬口更誇姣,不是搞硬體扶植,不是搞產業化,而是要把我們老百姓最體貼的治安題目處理了,交通題目處理了,房租題目處理了,住房題目處理了,這纔是我們各級當局應當乾的事。

李銀:它車速還特彆快。

李銀:就是當局有作為。

郎鹹平:我這裡有一個數據,從2000年開端,西部大開辟實際投入的產出比持續降落,一個單位的牢固資產投資所締造的海內出產總值從疇昔的3.83%跌到了1.32%,而東部地區目前仍然是2.44%。欠發財地區投入多、產出少,導致經濟職位不竭降落。本地住民的支出和本地地區的差異也在不竭拉大,從儲備總額來看,2002年西部地區與東部本地的差異是3.13萬億,到了2007年擴大到6.26萬億,5年中整整擴大了1倍。我叨教你,美國中西部為甚麼不開辟?實在這底子不是美國中西部開不開辟的題目,而是美國中西部底子就不該養這麼多人,投資到極其無效力的美國中西部還不如投在東部本地,然後讓大量的職員搬到那邊去,讓他們享用都會化的幸運,享用這類高附加代價的餬口。

郎鹹平:這是無能的當局,我們談談有為的當局吧。新加坡堵不堵車,中國香港堵不堵車,為甚麼?舉個例子,在新加坡進郊區是要交費的,並且它的交費機製跟我們還不一樣,我們是免費站,它不是,它是直接從一個車載的電子儀器裡扣款的。進郊區就扣100塊的話,你還想進嗎?這就是一個辦理的體例。中國香港呢?我常常去香港,香港這麼小的處所,路這麼窄,人家為甚麼不塞車呢?

中國最牛媒體是如何構成的

郎鹹平:但是我跟你講,在朱利安尼接任紐約市長之前,1975年到1990年,紐約也產生了嚴峻的題目,幾近停業。但是你曉得,當你把犯法題目處理了以後,大量企業搬出去,你就有稅收了,敷裕了,以是你不要用錢來作藉口。你隻要情願做,把治安改好,交通改好,以後企業天然會出去,企業能夠贏利的話,你就能夠收稅。紐約都能做到,你為甚麼做不到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