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乾坤錄_第156章 運河波湧查案路,正邪紛爭險象伏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張正誼神采凝重地靠近我,聲音低得幾不成聞:“此次你們所查之案,牽涉到的高國舅那但是皇親國戚,在朝中根底深厚,權勢滔天。這宦海之上,盤根錯節,牽一髮而動滿身啊。你們查案時,務必得謹慎謹慎,哪些能碰,哪些不能碰,內心可得有個底。”

我們一行三人在東昌府下了船。劉墉帶著我和呂千渝前去東昌府衙,但願與本地官府建立聯絡,假裝一副來山東調查平叛的模樣,再找機遇持續南下。我們遞了名帖被引入大堂,見到了身材魁偉、聲音宏亮的知府。劉墉表白我們的身份和來意,知府熱忱歡迎,並設席接待。宴席上,有光彩紅亮的紅燒帶魚和九轉大腸以及醇厚的景陽春酒,為我們在酷寒夏季中帶來了暖和。

但是,在山東的這一夜卻產生了不測之事。我們在堆棧落腳後,各自回房。我剛籌辦安息,俄然聽到一陣極輕的拍門聲,那聲音謹慎翼翼,彷彿恐怕驚擾了這夜的安好。我警悟地起家,輕聲問道:“誰?”

我們一起舟車勞累,終究到達了揚州城。前腳剛踏進城門,便置身於繁華的天寧門街,那熱烈不凡的氣象便劈麵而來。大街冷巷人來人往,車水馬龍,街邊的店鋪琳琅滿目,各種呼喊聲、叫賣聲交叉在一起,構成了一曲奇特的販子交響樂。但是,我卻被一陣激昂的聲音所吸引。

待第二日,我見到劉墉和呂千渝時,心中雖有躊躇,但還是遵循了對張正誼的承諾,並未將昨夜之事奉告他們。隻是在與劉墉參議案情時,我忍不住多了幾分謹慎和考慮,而劉墉彷彿也發覺到了我的非常,卻並未多問,隻是深深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彷彿能穿透我的心機,讓我愈發有些心虛和不安,隻能強裝平靜,持續著我們南下的路程和艱钜的查案之路。

找了個溫馨的角落坐下,點了些酒菜。劉墉眉頭舒展,一臉凝重地低聲說道:“林汝龍的死絕非偶爾,他是在調查兩淮鹽引案的時候不測歸天的。我幾次考慮,這兩淮鹽引案和他的死,實際上應當是一個案子。”呂千渝一臉茫然,放動手中的筷子,問道:“劉掌櫃,甚麼是鹽引啊?這玩意兒我可從未聽聞過。”劉墉輕抿了一口酒,緩緩說道:“鹽引,是朝廷管控鹽務的關頭之物。鹽商們若想合法運營,售賣食鹽,必須持有鹽引,這就如同獲得了朝廷答應的通行證普通。”呂千渝撓了撓頭,眼中還是透著猜疑:“劉掌櫃,我還是不太明白,這鹽引到底是如何運作的呢?”我見狀,夾了一筷子菜,邊吃邊說道:“公子,這麼跟你說吧,這鹽引就和我們那些有專賣權的產品一樣。你看啊,有些特彆的商品,隻要特定的商家能賣,因為他們有專賣權,鹽引對於鹽商來講,就是這個專賣權的憑據。”呂千渝這才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