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公來見,是為一事。公故為絳郡通守,熟知絳郡等地。新得軍報,李善道才攻陷了臨汾縣城。我想問問公,絳郡、臨汾郡的士吏,有無可用者?”李世民立在道邊,扣問說道。
不過,仍如前所述,臨汾郡是柴紹的故鄉,臨汾郡的豪強大姓,實在柴紹也很熟諳,並且相互間的來往,比陳叔達與他們的來往必定更深。故而李世民的此問,陳叔達一聽之下,卻就明白其意,問的雖是“士吏”,首要問他的,實際上必是在問“郡縣吏員”。
李道宗比李道玄的春秋大些,隻比李世民小一歲,本年虛歲十九了。他堂兄弟兩人,或與李世民春秋相稱,或起碼相差不大,因與李世民的乾係都很靠近,特彆李道玄,對李世民最是崇拜。也恰是以,非論平常的穿著打扮,包含言行做派,李道玄都極力仿照李世民。
陳叔達略作沉吟,答覆說道:“絳郡、臨汾郡郡府、各縣的大吏,無不心向丞相,慕丞相之德威,今兩郡雖陷,聞之兩郡郡縣吏降李賊善道者頗多,但仆能夠斷言,彼等之降,迫不得已耳。一俟我王師開到,進戰無益,彼等自就會撥亂歸正,簞食壺漿,以迎殿下矣。”
李世民上馬來,攙扶起他,笑道:“陳公,自出長安,連日行軍,路上暑熱,可還適應?”
此人就是陳叔達。
“大好國土,壯哉盛哉!天下興亡,在於我輩,濟世安民,我之夙願!既複河東,還滅薛舉,十萬勁旅出關,山東之地,何足掃定?上應天命,下應民氣,革隋以代者,必我唐也!”他打馬一鞭,迎著驕陽,馳向火線。
固然已經四十多,快五十歲的年紀,陳叔達還是風韻綽約,隻見他到了李世民馬前,躬身施禮,舉止行動之間,端得是風采明瞻,行動方雅,不愧是世代崇高,南陳宗室以後。
擺佈無有外人,儘是李世民的親信親信。
第二個階段,便是主力軍隊到達以後,聲東擊西,作勢打擊李善道部,但主力急赴晉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趁劉武周正自嬌縱,防備不敷,爭奪一舉將劉武周部毀滅或者擊潰,奪回晉陽,以穩固底子,及將劉武周、李善道聯兵的這個氣勢洶洶的勢頭給他打掉。
這少年名叫李道玄,年才十四五,其父李贄,與李淵是從兄弟,他乃李淵之再從子,與李世民是堂兄弟的乾係。此次跟從李世民來援河東的唐軍諸將中,彆的另有個李道宗,李道宗和李淵、李世民的親戚乾係,與李道玄一樣,亦是李道宗之父李韶與李淵是從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