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閥_第一百三十四章 徐家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徐衛應允,兩人一時墮入沉默。又過一陣,徐紹方問道:“你部練習如何?”

徐衛聽之,半晌無語。如此違背軍事常理的決策都能出台,另有甚麼可說的?把握大權的宰相們既不知兵,也不懂兵,卻能批示火線。在屍山血海中摸爬滾打的武臣們又本能地躲避政治,目睹較著不公道的戰略也不斧正。大宋“以文製武”的戰略真是登峰造極了。

“給三叔道賀,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徐衛長揖一拜,徐紹伸手扶起,連宣稱好。隨即便向在場來賓舉薦本身這位侄子,本來,這在坐的幾近都是樞密院佐官以及個彆故交老友。並無一名其他朝中大臣。

徐衛當然想過,也明白他的意義,隻不過因為號不準他的脈,是以不接招。遂答道:“侄兒百思不得其解,還請三叔指教。”

徐紹看他一眼,笑道:“但願你是真聽出來。你想在這條道上走得長遠穩妥一些,便需學會與舞文弄黑,尋章摘句之輩打交道。”

徐紹目光為之一淩,正色道:“他們不消有任何進獻,因為戰與不戰,長戰短戰,都由他們決定。抵當外侮,清除內鬨,雖靠將士用命,但這些人執掌著武性命脈。便如種師中,雖為一方大將,能節製十數萬兵馬,但隻需河東監司一個戔戔八品言官向朝廷說他幾句,便立時有罷兵奪權之憂,明白麼?”

“侄兒忙於軍務,若得閒暇,也隻研讀些兵法,比來在看《武經總要》。”徐衛答道。

忽聞門人來報,有禁中內侍已至門外。徐紹等人一驚,紛繁起家至中庭相迎。倒是官家聞聽他五十大壽,特遣內侍犒賞金瓜一對,禦筆親書壽聯一副為他道賀。徐紹誠惶誠恐,戴德戴德。壽宴開端後,身為子侄輩,天然免不了輪番敬酒。聆聽前輩長官們經驗。

不過,大宋曆代天子對武將世家也不是冇有防備。凡是不答應一個武將家屬耐久駐防一地,這裡的耐久是指數十上百年,不過折家軍例外,他們從唐月朔向到宋末,幾百年間世代鎮守府州。其次,也不答應將門耐久把持一支軍隊,實施頻繁的變更和改換,就是馳名的“將不知兵,兵不識將”。但是,即便如此,兩宋期間武將兵變的例子也很多,最聞名的便是南宋吳曦之亂。不過遭到軌製的限定,兩宋的將門翻不起多大的風波來。這就是為甚麼稱“將門”而不是“門閥”。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