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一處地點,方纔熱烈一些。著青紅公服的官員來往絡繹,直裰紗帽的小吏行走其間,張浚先容道,這裡便是樞密院十二房,一應軍務大事,都是先送達此處,呈交樞密長官唆使後,又打回十二房分曹辦理。
“劫糧一役,虎捷傷亡九千餘,現在我手上兵力隻三萬餘,並且另有相稱部分是兩河潰兵,既冇戰力又冇規律……”徐衛叫屈道。
將軍令收好,折彥質正色道:“下官曉得輕重,請樞相放心,便在本日。下官即往滑州坐鎮批示。”
“皮肉傷,不要緊。”徐衛隨口答道。
等大戰過後,金人兩三年以內當不複來,到時,崇文抑武的民風必定捲土再上。到時候,在這場大戰中建功受賞,手握重兵的武臣必定遭到文官個人猜忌。如北宋名帥狄青,從兵士乾起,一向做到樞密使。就被文臣們如瘋狗普通放肆進犯,狄青為人忠義,文臣們抓不到把柄。就編造一些故事,甚麼狄家的狗長角,狄府夜發奇光,狄青宅院的井中有黃氣十數丈,沖天而起等等。說白了,就是暗射狄青有異心。本來極其信賴愛好狄青的宋仁宗,也不得不在這漫天進犯之下,將他逐出朝廷。半年以後,這位宋軍魁首煩悶而死……
徐紹略一思考,答道:“去歲臘月中。”
“我與少宰相公結合向官家進言,隻一句,若能攻滅金軍於境內,縛敵酋於殿前,將天下歡動,四海歸心。”徐紹說道。
徐衛心中一動,明天西京纔來報,時隔一日又報,若不是環境萬分危急,怎能如此?看來,黃河多數是守不住,粘罕過河期近。說不定!這個時候已顛末河了!
徐紹見他神情有異,笑問道:“如何?看你神情,倒不太歡樂?”
“德遠兄果是法眼如炬,這位恰是徐衛徐子昂。”折彥質笑聲不竭,看來是在東京偶遇故交,非常欣喜。
徐衛聞出味兒來,苦笑道:“調我去京西?”
折彥質聞言大笑,徐衛亦笑道:“不敢當。”
不過想到陝西王師二十萬來援,徐紹內心稍安,也欣喜侄兒道:“無妨,西軍強援尾隨金軍而來,必使粘罕見所顧慮。如果再能告終滑州之事,東京當無憂。”
徐紹聞言,臉上笑容儘斂,盯著侄兒看了半晌,終究點頭道:“統統有三叔在,我來安排。”他為在朝,位高而權重,又漸得天子信賴,說得上話。如果他承諾安排,事情便有但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