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_第64章 泗水 沂水 洙水(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春秋·哀公三年?經》書季孫斯、叔孫州仇帥師城啟陽者,是也。縣故琅邪郡治也。

《春秋左傳》曰:昭公十三年,秋,晉侯會吳子於良,吳子辭水道不成以行,晉乃還,是也,《地理誌》曰良城,王莽改名承翰矣。

堂阜水又東南注桑泉水。桑泉水又東南逕蒙陰縣故城北,王莽之蒙恩也。又東南與{山叟}崮水合。水有二源雙會,東導一川,俗謂之汶水也。東逕蒙陰縣,注桑泉水。又東南,盧川水注之,水出鹿領山,東南流,左則二川臻湊,右則諸葛根源斯奔,亂流逕城陽之盧縣,故蓋縣之盧上裡也。漢武帝元朔二年,封城陽共王子劉稀為侯國。王莽改名之曰著善矣。又東南注於桑泉水,桑泉水又東南,右合蒙陰山川。水出蒙陰山,東北流。昔琅邪承宮避亂此山,立性好仁,不與物競。

沂水又東南逕東莞縣故城西,與小沂水合。孟康曰:縣故鄆邑,今鄆亭是也。

沂水又南逕開陽縣故城東,縣故鄅國也。《春秋左傳·昭公十八年》,邾人襲鄅,儘俘以歸。鄅子曰:餘無歸矣!從帑於邾是也。後改名開陽矣。

洙水出泰山蓋縣臨樂山。

洙水又西南流於卞城西,西南入泗水亂流。西南至魯縣東北,又分為二水。

沂水又南與蒙山川合,水出蒙山之陰,東流逕陽都縣南,東注沂水。

郯故國也,少昊以後。《春秋·昭公十七年》,郯子朝魯,公與之宴。昭子━━叔孫婼,問曰:少昊鳥名官,何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黃帝、炎帝以雲、火紀官,太皞以龍紀。少皞瑞鳳鳥,統曆鳥官之司,議政斯在。孔子從而學焉,既而告人曰:天子失官,學在四夷者也。《竹書編年》晉烈公四年,越子朱句滅郯,以郯子鴣歸。縣故舊魯也,東海郡治。秦始皇覺得郯郡,漢高帝二年,更從今名,即王莽之沂平者也。

水側有故城,兩水之分會也。洙水西北流逕孔裡北,是謂洙、泗之間矣。《春秋》之浚洙,非謂始導矣,蓋深廣之耳。洙水又西南,枝津出焉。又南逕瑕丘城東,而南入石門,向來結石為水門,跨於水上也。西南流,世謂之杜武溝。洙水又西南,逕南平陽縣之顯閭亭西,邾邑也。《春秋·襄公二十一年?經》書,邾庶其以漆、閭丘來奔者也。杜預曰:平陽北有顯閭亭。《十三州記》曰:山陽南平陽縣又有閭丘鄉。《從征記》曰:杜謂顯閭、閭丘也。今按漆縣在縣東北,漆鄉東北十裡,見有閭丘鄉,顯閭非也。但是顯閭自是彆亭,未知孰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