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 說食不飽喻也。前法後喻。合之可知。夫修行者。必須內補綴觀外援多聞。如人有目日光亮照見各種色。若偏筆墨不習觀門。說食何異。故大論雲。有慧無多聞。是不知實相。比方大暗中有目無所睹。多聞無聰明。亦不知實相。比方大明中有燈而無目。多聞利聰明。是所說應受。無聞無聰明。比方人身牛 二述迷求解
阿難。若諸天下統統統統。此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鹹有體性。縱令虛空。亦馳名貌 人間妄有。不超卓空。色中小者。草葉縷結。草葉有根種。縷結因絲麻。太清為名。顯色是貌。妄相尚爾。況至心耶 二正顯
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偶然。同諸土木 土木不能了知。不能修謗。為無此心。此若非心。土木何異 二總結請
阿難。汝先答我見光亮拳。此拳光亮。因何統統。雲何成拳。汝將誰見 此問有三。正在誰見。餘即兼耳 二答由
佛告阿難。人間統統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儘成阿羅漢 四禪四空。及滅受想。名為九定。通名次第者。若入禪時。聰明深利。能從一禪入一禪。心心相續。更無異念可間雜故。然修此定。能成無漏。今言不得漏儘者。乃通指人間有漏心修欲界未至及四禪四空定耳。凡夫修禪。多生味著。隨禪感果。不出三界。故非無漏。非彆指於滅儘等九。亦可彆斥前之九定。雖通無漏。俱是不了。問既修此定。能得無漏。何故經雲不得漏儘成阿羅漢。答此明不得大乘阿羅漢也。纓絡經中。初歎喜地名鳩摩羅伽。秦言逆流。乃至七地名阿羅漢。秦言過三有。故知。今言不得漏儘。乃指不竭二障之漏不證大乘羅漢也。況究竟無學。佛地始稱。故佛三號有阿羅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