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暗相背。雲何或同。離三元無。雲何或異 破兩亦也。同即一也。明暗互滅故雲相背。若與一同見即隨滅。如前所破。明暗虛空離此無見。亦異不成
人間無知。惑為人緣及天然性。皆是識心彆離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七識性四。一總標無性
爾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善為眾生。敷演如來第一義諦 如來講法。大眾鹹坐。欲有所問先起展敬。展敬之儀不離三業。胡跪合掌身也。恭敬意也。白言下口也。如來藏心不空不有即性即相。名第一義。是佛所證決定無妄審實名諦 二引喻述迷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我願成道本為度生。度生之心非臨時爾。儘將來際眾生界儘我方入滅。斯願至重。故請證明 二乞除惑速成
阿難。汝心粗浮。不悟見聞發明瞭知本如來藏。汝應觀此六處識心。為同為異。為空為有。為非同異。為非空有 同異如根中破。空謂空生。有謂根境。非空有謂無因也 三正會今理
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當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 太虛處我心中。尚如片物在掌。更觀所生微質。於心大小如何。故舉空中一塵。存亡豈辨。喻至小也。如湛下再舉漚喻了身無生也。前喻猶存小相。今喻相本無生。故此二喻各顯一意 四妙獲元心益
二破滿慈執相難性顯如來藏四。分歧請三。一總述未了三。一展敬伸歎
汝今遍觀此會聖眾。用目循曆。其目周視。但如鏡中無彆闡發。汝識於中。次第標指。此是文殊。此富樓那。此目犍連。此須菩提。此舍利弗。此識了知。為生於見。為生於相。為生虛空。為無所因突但是出 根能照境如鏡照物。識能了境彆離自他。此辨認離為從何生 二依理推破
統統人間諸統統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裹十方 向執心外有法。今悟法法唯心。離實相外冇法可得。故交間物皆菩提也。菩提雲覺。覺便是佛。若執無情無佛性者。請看此文。縱信無情有性。仍說不具諸法。遂令佛性派成其二。一具法佛性。謂有情性。二不具法佛性。謂無情性。若此派分。何異他說無情草木無佛性耶。今立量示雲。統統草木是有法。定具諸法故為宗。因雲有佛性故。同喻如有情。正教量雲。地水火風均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妙覺湛然周遍法界含吐十方寧有方所。稟彼說者。宜悉詳之 三反顧遺身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