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嚴經疏_第12章 (1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阿難。比方有人以兩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勞故頭中出聲。兼耳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耳喻真性。手喻無明。真妄和合名塞。動念初起名勞。由念動故境現。如頭出聲。兼耳與勞下。此之動念與妄境地。能結之心所現之境。皆是菩提性中無明勞相此中塞耳同彼直視。故亦言瞪 二約塵辨無

長水沙門子璿集

何故故。若從明來。暗即隨滅。應非見暗。若從暗來。明即隨滅。應無見明。若從根生。必無明暗。如是見精本無自性。若於空出。前矚塵像。歸當見根。又空自觀。何乾汝入 初破境生。境中自有明暗相背。因明即不見暗。以暗時無明見隨明滅故。因暗反此。次破根生。根生即不假明暗。明暗不來。根無自性。此中言根生者。以自望自。非謂破識。亦可勝義望世俗根故雲根生。次破空生。若言虛空能生勝義在浮塵內。進既觀像。退應觀根。又空中自能有見。何乾汝之眼入 三結成虛妄

是故當知。行陰虛妄本非人緣非天然性 如前可解 五識陰三。一寄喻總標

若非明合。則見與明性相乖角。如耳與瞭然不相觸。見且不知。明相地點。雲何甄明合非公道 若見明時不與明合。明見二性應相乖異。如牛之角。敵對各立。曾不呼應。亦如耳根對於明緣。何曾相觸。耳但聞聲。不緣明故。若以此例見。須不知明相地點。若無明相亦不顯見。明見既無。如何彆聚散與非合二種義耶 三例餘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二(之二)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三(之一)

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能觸掌。何不觸身。不該虛空挑選來觸 破空生也。虛空劃一無所不在。豈能挑選不觸乎身而觸於掌

如是阿難。當知是見非明暗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 前文雖雲因於明暗。為顯根性本無假他而有。就妄彆離而似有因。今以四周推窮。體無生處。故此標也 二破生處

彼暗與通及諸群塞。亦複如是 已上破妄顯真。唯約心見二門。曆緣對境以辨。雖有會通。止就一門而顯。次下備約三科七大統統法上。即妄顯真。即相顯性。廣斥人間虛妄彆離。說有人緣及天然性。而不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豈唯心見是藏性耶。故次前段有此文來。文五。一正就三科顯性二。一會緣入實以總標四。一總指鹹真

是故當知。色陰虛妄本非人緣非天然性 華無所出。色陰不生。本妙真常。何曾起滅。而有說為人緣天然者真為虛妄 二受陰三。一寄喻總標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