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走私1859_錢莊與銀行的不同以及山西票號曆史(轉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2、對近代工交業發放存款。到19世紀80年代前期,山西票號除對錢莊停止貿易放款外,也開端了對近代工交業發放存款。固然其數量不大,但無疑是有主動意義的。

十、彙兌庚子賠款。光緒二十七年(1901)李鴻章代表清當局與本國侵犯者簽訂了《辛醜條約》,此中規定付各國戰役賠款45000萬兩,年息4厘,分39年還清,本息共98223萬兩。清當局為付出賠款,除從國度財務支出中拿出一部分外,餘皆分攤各省,要求各省按年分月彙解,而山西票號則承擔了龐大賠款的彙解任務。

其次,錢莊、票號的存放款,用於出產性資金週轉的所占比重很小,特彆是因為放款利率較高(普通年利率多在非常之二高低),用於出產的放貸更少。換句話講,就是錢莊、票號的停業與出產存在擺脫的環境。如許就嚴峻限定了停業範圍的擴大。最後,錢莊、票號的職員構成、運營辦理具有較稠密的封建性。其職員高低乾係,多靠血緣、宗族、主仆、師徒等來維繫,其辦理也是家屬式的辦理。

6、電彙。如用明電,見電後討殷實承保用款,錯則退款,如係各家之密電,用款手續亦與明電同,電費皆由彙款者出。

關於放款,又分信譽放款及抵押放款二種。前者放放款時須立一字據,也有隨市道風俗辦理者。其日利隨市道而定,活期者較小;後者抵押貨色,須訂立條約,執其筆據,押品如係不動產,則須執其紅契,並立字據,由承保者墊還。

山西票號與錢莊的乾係是一種貿易來往,錢莊是以兌換銀錢為主。開初,錢莊的本錢虧弱,須向票號假貸。而票號情願支撐錢莊,藉以包容各地的公款;錢莊則依靠票號作為後盾,能夠獲得官方信譽,便於展開停業。票號與錢莊的性子、構造和停業範圍分歧,且可互補。

由上可見,山西票號最後因為商品互換和貨幣擴大暢通的需求而產生,它是從貿易平分離出來的金融機構。

錢莊的性子是兌換,票號是彙兌;錢莊的停業範圍隻限於本地,不在外埠設分店,票號則分莊遍及天下各大商埠;票號的存款以官款為大宗,放款隻借給錢莊、官吏及殷實商號,錢莊的存放款,則以普通商報酬工具;錢莊做貼現、兌換、買賣金銀、互換票據等,票號均未兼及;票號交給官吏,發行紙幣,錢在重視社會信譽,不發紙幣。這是票號與錢莊相互分野、相互銜接的處所。票號集合精力運營各地的來往彙兌,把有關處所性子的停業,逐步讓與錢莊。在一些處所,票號總號與票號分莊,拜托鄰近殷實的錢莊為代理處。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