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寺外風聲濤聲吼怒,秦佚心似蘆荻,搖擺不止,久不得靜。秦佚所思所想甚多,皆似雲之水橋,虛幻縹緲,不得其蹤。逐起家坐起,見老子仍然打坐,似睡非睡,便摸索輕呼道:
青牛感知有天道,酬勤肇端曲子寺。
因而,一場道佛之辯,終究偃旗息鼓。恰是:
老子道:“我亦睡亦醒,夜夜如此。你有事否?”
老子道:“再送你《品德經》六章: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六合之根。綿綿嗬!其若存!用之不堇。”
且說老子騎青牛載老鼠,金虎載玉兔,烏龍腿爪盤蟒蛇,白羊緊跟,毛猴肩立雄雞,黃狗與胖豬隨後。由秦佚騎白馬引領,走出槐裡小村,行進七十十餘裡,來到海甸峽曲子寺門前時,已是過午。
秦佚道:“明日先生將去皋蘭,我因應酬公事,不能一同前去,這一彆將半年不得相見。先生可否再傳我些事理?”
老子道:“極是。老朽以為:六合因為‘忘我’而長存永在,人間‘賢人’因為退身忘私而成績其抱負。如大禹為群眾治水,八年在外三過其門而不入,群眾推戴他為天子。”
隻聽老鼠起首言道:“道佛教門之雖有差彆,但我覺得,迦葉午後講道立教淺之,不能苟同。單從教義方麵言,玄門講長生,佛教說永滅,可見佛立教為淺。”
老子與秦佚下得牛馬來,在峽港口邊巡遊,整整一個下午,檢察大禹導水工程等遺址,還行興趣勃勃地走一遍大禹所修建的棧道。烏龍、蟒蛇天然又到洮水中戲耍流珠,青牛與黃狗、胖豬也謹慎翼翼插手此中。灰鼠和玉兔在岸邊捉迷藏,白羊與毛猴在一崖壁邊攀附。金虎、白馬望澎湃彭湃,比賽悠長呼嘯嘶鳴。直到紅日落山,朝霞升起,天也垂垂暗下,老子將眾生肖呼喊到一起,與秦佚一同進入曲子寺廟。吃過隨身所帶食品,老子與秦佚便翻開行李,與眾生肖彆離臥大禹神像兩旁過夜。
老子見迦葉當即變作大烏,龜忍俊不止,即喚眾生肖現身,與大烏龜迦葉一一見過,任其談笑玩耍,便單獨來到三台閣。足有半晌工夫,生肖來山頂陣勢開闊的三台閣前遊觀。過了半晌,大烏龜規複迦葉身形,來到三台閣與老子告彆。眾生肖也隨厥後此。當晚,老子師徒便在大豁峴三台閣中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