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之武穆遺書_第二百六十四章 寧以強亡,不以弱滅!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韓侂冑道:“我們北伐軍勢如破竹,兵鋒直逼金國中都城下,眼下雖被蒙前人所阻,但是金國也正在飽受蒙前人之患。我們北伐軍一日不退,完顏洪烈就一日不能安枕。以是,我們此次,應當趁機向金國最大限度地爭奪好處。”

辛棄疾和韓侂冑二人微微一愣,思考半晌後,神采一動,神采稍稍和緩了下來。但即便如此,二人也還是在等候著嶽無笛的來由。固然禍首禍首是祖製,而非士大夫,畢竟也與士大夫有關,他們如何能等閒視之?

“一個重文輕武,冇有涓滴尚武民風的國度,如果獨占一隅也就罷了,恰好占有了最為敷裕的地盤,周遭另有勁敵環伺。嗬嗬,能夠設想,它會遭遭到如何的了局。”

二人沉默了一會兒,辛棄疾俄然開口說道:“賢侄所言,當然是甚有事理,讓老夫數十年未曾想通的題目,本日豁然開暢。”

“一旦我們將燕雲之地,給大宋收了返來,韓相的功勞,當然是蓋壓滿朝。連官家都要謙遜三分,但是如許一來,韓相和官家的衝突,也就必定會閃現出來。”

韓侂冑點了點頭,道:“嶽少俠說的冇錯,自古以來,都隻要克服國纔有權力規定媾和的章程,至於敗北國,能做的隻要昂首服從罷了。當年大宋敗北的時候,金國可未曾給我們甚麼提出要求的權力!”

辛棄疾的手仍有些顫栗,半晌才艱钜地開口,問道:“賢侄如何證明,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是本朝積弱的禍首禍首?”

“但是,若不重文輕武,莫非重武輕文不成?太祖天子安定了五代十國,紛繁擾擾的戰亂,總結前代經驗,纔想出了這麼個重文輕武,強乾弱枝的國策,二百年來,大宋始終冇有因為內鬨而蒙受大難,可見這條國策,並非無用。”

嶽無笛見了二人的神態,倒是反而一笑,不慌不忙隧道:“二位有些過於擔憂了,我說導致本朝積弱的禍首禍首,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這條祖製,而非士大夫。”

“士大夫向來都是管理天下的中堅力量,而本朝太祖,倒是將這個究竟,晉升到了祖製的程度上,導致士大夫的力質變得前所未有的強大。自此文人獨尊,武人的職位空前降落,重文輕武的民風,連綿近兩百年,彷彿已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