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書生_序 清泉書院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太祖勘破江合心機,笑道:“有江先生,可興我景國百年。”便允了,在此地建了一處清泉書院。

上京十幾裡外有一飛泉,清冽臨於石上。唐時王維有詩曰:“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此處奇景令諸多附庸風雅之士前來,當年景朝太祖天子聽官方有一羽士言此地:“群山飛翥,泉水為眼,鐘靈毓秀於此中。風水極佳寶地,若在此建宅,子孫暢旺,卿相不竭。”

太祖金口一開,便要將其間寶地賜給當年蕩平天下第一謀士江合,旺其子孫後代。江合當是時已位極人臣,宰執天下,深諳為臣之道。本身已經位極人臣,後代子孫能夠安然已是最好的成果,便回絕了,言:“既然卿相不竭,何不在其間興書院,臣請在此建一書院,為國育才。”

清泉書院的出世可稱傳奇,但是其生長更是古怪古怪。清泉嚴格意義來講實屬私學,當年景國初立,國庫空虛,國子監尚在扶植,哪不足力去購置清泉書院?江合請當時大儒出任山長,本身出錢建起書院。正如羽士所言“卿相不竭”。光太祖、太宗年間,清泉書院便和國子監平分秋色,二者包辦了科舉的龍榜。至武帝時,國子監也被清泉壓上一籌。話說國子監博士都是景國最好的大儒,而清泉的教諭固然也是棟梁之才,可也不至於舉國之力的黌舍不如一個私辦的學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