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又西三百二十裡,曰槐江之山。丘時之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泑水。此中多蠃母。其上多青、雄黃,多藏琅玕①、黃金、玉,其陽多丹粟②。其陰多采黃金、銀。實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狀馬身而人麵,虎文而鳥翼,徇於四海,其音如榴。南望崑崙,其光熊熊,其氣魂魂。西望大澤③,後稷④所潛也。此中多玉,其陰多榣木之有若⑤。北望諸,槐鬼離侖居之,鷹鸇⑥之所宅也。東望恒山四成,有窮鬼居之,各在一搏⑦。
【譯文】
【譯文】
【譯文】
【譯文】
再向西三百裡,是陰山。濁浴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蕃澤,水中有很多五彩斑斕的貝殼。山中有一種野獸,長得像野貓倒是白腦袋,叫作天狗,它收回的叫聲與“榴榴”的讀音類似,人豢養它能夠辟凶邪之氣。
再向西一百八十裡,是泰器山,觀水從這裡發源,向西流入流沙。這觀水中有很多文鰩魚,長得像淺顯的鯉魚,長著魚一樣的身子和鳥一樣的翅膀,渾身是蒼色的斑紋倒是白腦袋和紅嘴巴,常常在西海行走,在東海暢遊,在夜間飛翔。它收回的聲音如同鸞雞鳥啼叫,而肉味是酸中帶甜,人吃了它的肉便可治好癲狂病,一呈現天下就會五穀歉收。
【原文】
【譯文】
又西三百五十裡,曰玉山①,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②,蓬葆戴勝③,是司天之厲及五殘。有獸焉,其狀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見則其國大穰。有鳥焉,其狀如翟而赤,名曰勝遇,是食魚,其音如錄,見則其國大水。
【原文】
①白帝少昊:即少昊金天氏,傳說中上古帝王帝摯的稱呼。②磈氏:即白帝少昊。
又西一百九十裡,曰山,其上多玉而無石。神耆童①居之,其音常如鐘磬。其下多積蛇。
又西三百裡,曰陰山。濁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蕃澤,此中多文貝。有獸焉,其狀如狸①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能夠禦凶。
【註釋】
①囊:袋子,口袋。②渾敦:同“渾沌”,冇有詳細的形狀。③帝江:即帝鴻氏,據神話傳說也就是黃帝。
【註釋】
再向西北四百二十裡,是鐘山。鐘山山神的兒子叫作鼓,鼓的形貌是人的臉麵而龍的身子,他曾和欽神聯手在崑崙山南麵殺死天神葆江,天帝是以將鼓與欽誅殺在鐘山東麵的崖。欽化為一隻大鶚,長得像淺顯的雕鷹卻長有玄色的斑紋和紅色的腦袋,紅色的嘴巴和老虎一樣的爪子,收回的聲音如同晨鵠鳴叫,一呈現天下就有大的戰役;鼓也化為鳥,長得像普通的鷂鷹,但長著紅色的腳和直直的嘴,身上是黃色的斑紋而頭倒是紅色的,收回的聲音與鴻鵠的鳴叫很類似,在哪個處所呈現那裡就會有水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