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1_第21章 中山經(7)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又東二百裡,曰真陵之山,其上多黃金,其下多玉,其木多榖柞柳杻,其草多榮草。

再向東南二百裡,是即公山,山上多出產黃金,山下多出產琈玉,這裡的樹木以柳樹、杻樹、檀樹、桑樹最多。山中發展著一種野獸,長得像普通的烏龜,倒是白身子紅腦袋,叫作蛫,人豢養它能夠防備火警。

【原文】

①五臧:即五臟。臧,通“臟”。五臟,指人的脾、肺、腎、肝、心五種首要器官。②樹:蒔植,種植。穀:這裡泛指農作物。③铩:當代一種兵器,即鈹。大矛。

【譯文】

中次十二經洞庭山之首,曰篇遇之山,無草木,多黃金。

【譯文】

①肆:陳列。

【註釋】

【原文】

又東南五十裡,曰風伯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痠石文石,多鐵,其木多柳杻檀楮。其東有林焉,曰莽浮之林,多美木鳥獸。

【原文】

【譯文】

【原文】

【原文】

再向南九十裡,是柴桑山,山上盛產銀,山下盛產碧玉,到處是柔嫩如泥的汵石、赭石,這裡的樹木以柳樹、枸杞樹、楮樹、桑樹居多,而野獸以麋鹿、鹿居多,另有很多紅色蛇、飛蛇。

又東南一百八十裡,曰暴山,其木多棕荊芑竹箭箘①,其上多黃金玉,其下多文石鐵,其獸多麋鹿②,其鳥多就③。

①:即山桑,是一種野生桑樹,木質堅固,能夠製作弓和車轅。

再向東南一百二十裡,是陽帝山,到處是優良銅,這裡的樹木大多是橿樹、杻樹、山桑樹、楮樹,而野獸以羚羊和麝香鹿最多。

【原文】

又南九十裡,曰柴桑之山,其上多銀,其下多碧,多汵石、赭,其木多柳、芑、楮、桑,其獸多麋、鹿,多白蛇、飛蛇①。

再向東一百五十裡,是夫夫山,山上多出產黃金,山下多出產石青、雄黃,這裡的樹木以桑樹、構樹最多,而花草以竹子、雞穀草最為富強。神仙於兒就住在這座山裡,形貌是人的身子卻手握兩條蛇,常常玩耍於長江水的深淵中,出冇時都有閃光。

又東二百裡,曰醜陽之山,其上多椆椐。有鳥焉,其狀如烏而赤足,名曰,能夠禦火。

【原文】

【譯文】

【譯文】

禹曰:天下名山,經五千三百七十山,六萬四千五十六裡,居地也。言其《五臧》①,蓋其他小山甚眾,不敷記雲。六合之東西二萬八千裡,南北二萬六千裡,出水之山者八千裡,受水者八千裡,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鐵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六合之所分壤樹穀②也,戈矛之所發也,刀铩③之所起也,能者不足,拙者不敷。封於太山,禪於梁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數,皆在此內,是謂國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