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東南十裡,曰蠱尾之山,多礪石、赤銅。龍餘之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洛。
【譯文】
【譯文】
又西二百五十裡,曰柄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滔雕之水出焉,而北流注於洛。此中多羬羊。有木焉,其狀如樗,其葉如桐而莢實,其名曰茇①,能夠毒魚。
再向西一百二十裡,是座厘山,山南麵有很多玉石,山北麵有富強的茜草。山中有一種野獸,長得像普通的牛,滿身青玄色,收回的聲音如同嬰兒哭泣,是能吃人的,叫作犀渠。滽滽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伊水。這裡另有一種野獸,叫作,長得像獳犬卻滿身有鱗甲,長在鱗甲間的毛像豬鬃一樣。
再向西三百五十裡,是舉山。雒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北流入玄扈水。玄扈山中生有很多馬腸如許的怪物。在舉山與玄扈山之間,夾著一條洛水。
【原文】
【譯文】
【原文】
中次六經縞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東望穀城之山,無草木,無水,多沙石。有神焉,其狀如人而二首,名曰驕蟲,是為螫蟲①,實惟蜂蜜②之廬,其祠之:用一雄雞,禳③而勿殺。
【原文】
【原文】
【譯文】
向西五十裡,是座扶豬山,山上到處是礝石。山中有一種野獸,長得像貉,卻長著人的眼睛,叫作。虢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北流入洛水,水中有很多礝石。
【註釋】
【註釋】
【註釋】
東北五百裡,曰條穀之山,其木多槐桐,其草多芍藥、冬①。
【譯文】
又東十裡,曰曆山,其木多槐,其陽多玉。
【原文】
又西三百五十裡,曰舉之山。雒水出焉,而東北流注於玄扈之水,此中多馬腸①之物。此二山者,洛間也。
又東十裡,曰屍山,多蒼玉,其獸多麖①。屍水出焉,南流注於洛水,此中多美玉。
①茇:能夠是“芫”的誤寫。芫即芫華,也叫芫花,是一種落葉灌木,春季先著花,後生葉,花蕾可入藥,根莖有毒性。
再向東南十裡,是蠱尾山,盛產粗磨刀石、黃銅。龍餘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南流入洛水。
①麖:鹿的一種,體型較大。
【註釋】
【譯文】
【譯文】
【原文】
中心第四列山係厘山山係的首坐山,是鹿蹄山,山上盛產玉,山下盛產金屬礦物。甘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北流入洛水,水中有很多汵石。
總計山山係的首尾,自敖岸山起到和山止,一共五座山,路過四百四十裡。祭奠泰逢、熏池、武羅三位神都是把一隻公羊劈開來祭奠,祀神的玉器要用吉玉。其他二位山神是用一隻公雞獻祭後埋上天下。祀神的米用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