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再向東南三百二十裡,是座平山。平水從這座山的頂上發源,然後潛流到山下,水中有很多良好玉石。
【原文】
【註釋】
再向東二百裡,是座京山,盛產美玉,到處有漆樹,遍山是竹林,這座山的南麵出產黃銅,山北麵出產玄色磨刀石。高水從這座山發源,向南流入黃河。
【原文】
又北百裡,曰題首之山,有玉焉,多石,無水。
【譯文】
【原文】
再向東三百裡,是座彭山,山上不發展花草樹木,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山下到處是流水。蚤林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南流入黃河。肥水也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南流入床水,水中有很多叫作肥遺的蛇。
再向北一百裡,是座題首山,這裡出產玉,也有很多石頭,但冇有水。
【註釋】
又北百裡,曰王屋之山①,是多石。水出焉,而西北流注於泰澤②。
【原文】
又東二百裡,曰京山,有美玉,多漆木,多竹,其陽有赤銅,其陰有玄①。高水出焉,南流注於河。
【原文】
①灂:眼昏花。
①箭:一種較小的竹子,堅固,可做箭矢。
①發丸之山:據前人講,發丸山居於水中,長得像神人所發射的兩顆彈丸,故得名。
【譯文】
再向東北二百裡,是座錫山,山上有豐富的玉石,山下出產磨刀石。牛首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滏水。
【原文】
又東北二百裡,曰錫山,其上多玉,其下有砥。牛首之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滏水。
又北百裡,曰繡山,其上有玉、青碧,其木多栒①,其草多芍藥②、芎。洧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河,此中有鱯③、黽④。
再向北二百裡,是座景山,山上出產良好玉石。景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南流入海澤。
再向北三百裡,是座神囷山,山上有帶斑紋的標緻石頭,山下有白蛇,另有飛蟲。黃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東流入洹水。滏水也從這座山發源,向東流入歐水。
【註釋】
【原文】
又北三百裡,曰神囷之山,其上有文石,其下有白蛇,有飛蟲①。黃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洹;滏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歐水。
又東南三百二十裡,曰孟門之山,其上多蒼玉,多金,其下多黃堊,多涅石。
【原文】
【譯文】
又北二百裡,曰景山,有美玉。景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海澤。
再向東南三百二十裡,是座孟門山,山上儲藏著豐富的蒼玉,還盛產金屬礦物,山下到處是黃色堊土,另有很多涅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