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向北五十裡,是座北單山,山上冇有花草樹木,卻發展著富強的野蔥和野韭菜。
【原文】
①距:雄雞、野雞等蹠前麵凸起像腳指的部分,這裡指雞爪子。②還:通“旋”,扭轉。③:叫,呼。
又東北二百裡,曰天池之山,其上無草木,多文石。有獸焉,其狀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飛,其名曰飛鼠。澠水出焉,潛於其下,此中多黃堊。
【原文】
【註釋】
北方第二列山係的首坐山,坐落在黃河的東邊,山的首端枕著汾水,這座山叫管涔山。山上冇有樹木,卻到處是富強的花草,山下盛產玉石。汾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黃河。
又北百裡,曰羆差之山,無草木,多馬①。
①器酸:據前人講,大抵是一種能夠吃而有酸味的東西,就像山西解州鹽池所出產的鹽之類的東西。
北次三經之首,曰太行之山。其首曰歸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碧。有獸焉,其狀如麢羊而四角,馬尾而有距①,其名曰,善還②,其鳴自。有鳥焉,其狀如鵲,白身、赤尾、六足,其名曰,是善驚,其鳴自③。
【譯文】
又北百八十裡,曰渾夕之山,無草木,多銅玉。囂水出焉,而西北流注於海。有蛇一首兩身,名曰肥遺,見則其國大旱。
【譯文】
再向北二百裡,是北嶽山,山上到處是枳樹、酸棗樹和檀、柘一類的樹木。山中有一種野獸,長得像普通的牛,卻長著四隻角、人的眼睛、豬的耳朵,叫作諸懷,收回的聲音如同大雁鳴叫,是能吃人的。諸懷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西流入囂水,水中有很多魚,長著魚的身子、狗的腦袋,收回的聲音像嬰兒哭泣,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癒猖獗病。
又東北二百裡,曰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陰多金玉。有獸焉,其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名曰天馬,其鳴自,有鳥焉,其狀如烏,首白而身青、足黃,是名曰。其名自,食之不饑,能夠已寓①。
【譯文】
【譯文】
【原文】
【原文】
【譯文】
【註釋】
【原文】
【註釋】
再向北一百裡,是羆差山,山上冇有花草樹木,卻有很多小個頭的野馬。
【註釋】
再向北一百八十裡,是北鮮山,這裡有很多小個頭的野馬。鮮水從這裡發源,然後向西北流入塗吾水。
【註釋】
【譯文】
總計北方第一列山係的第一座,自單狐山起到隄山止,一共二十五座山,路過五千四百九十裡,諸山山神都是人的麵孔、蛇的身子。祭奠這些山神要把毛物頂用作祭品的一隻公雞和一頭豬埋上天下,在祀神的誇姣玉器頂用一塊玉珪,隻是埋上天下而不必用米來祭奠。住在諸山北麵的人,都生吃未經火烤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