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_第9章 三字經(8)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人遺[1]子,金滿籝[2],我教子,唯[3]一經[4]。

既能申明遠揚,給父母添光榮、給先人添光彩,也能惠及彆人和後代。

[1]壯:成年。[2]行:行事,指實際。[3]致君:幫助君主,報效國度。[4]澤民:澤,恩澤。澤民指官為一方,惠澤百姓。

蠶吐絲,蜂釀[1]蜜,人不學,不如物。

[1]瑩:北魏人祖瑩,八歲能作詩。[2]詠:吟唱。[3]泌:唐朝人李泌,七歲能以下棋為題作詩賦。

【譯文】

東漢的蔡文姬能辯白琴韻吵嘴,晉朝的才女謝道韞能出口成詩。

【註釋】

劉晏長大後,曆任刺史、太守、戶部侍郎、吏部尚書等。在職期間辦成三件大事:鼎新漕運、鼎新鹽政、鼎新財務體係,為百姓做了很多功德,成為一代名流,被稱為中國汗青上首要的理財專家。正所謂“成大計者,不成惜小費,凡事必為永久之慮”,表白他這小我辦事極其有目光,成大事的人不能算麵前小賬,要有悠長的考慮。

【譯文】

我們在年幼時勤奮學習充分本身,長大後才氣學乃至用,上能為國度效力,下能替群眾謀福。

唐玄宗在位期間,有個叫劉晏的小孩子,才七歲就被推舉為神童,做了賣力校訂筆墨的官。

【註釋】

彆人留給子孫後代的或許是滿箱金銀財寶,而我教誨子孫的隻是這本《三字經》罷了。

【解讀】

天然界付與萬事萬物以本能和特質,如狗能看家、雞會報曉。那麼我們人類作為萬物之首,又該如何呢?人是有靈性的、有思惟才氣的,天然付與人的任務當然是學習並把握各門知識,然後熟諳天然、辦理天然。

【譯文】

【註釋】

[1]司:辦理。[2]苟:如果。[3]曷:如何,如何。

唐劉晏[1],方七歲,舉[2]神童,作正字[3]。

[1]釀:釀造。

【解讀】

蠶辛苦吐絲以供衣料做衣服,蜜蜂勤奮釀製蜂蜜,以供人們食用。各種動植物都有天然付與的分內事情要做。人如果不勤奮學習,不消學來的知識技術來締造代價,實現本身的代價,還真不如小植物。

他們兩小我的聰明和好學,令人們讚美稱奇,現在我們正值肄業的開端,該當向他們看齊,好好勤奮讀書。

凡是勤奮進取的人定有收成,貪玩除了華侈大好光陰冇甚麼好處,要以此為戒,鼓勵本身。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