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_第2章 三字經(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註釋】

【註釋】

【解讀】

【譯文】

【譯文】

【註釋】

融[1]四歲,能讓梨,弟[2]於長[3],宜先知[4]。

隻是扶養後代吃穿而不好好教誨,是做父母的錯誤;隻是對門生教誨,但不嚴格要求,就是做教員的怠慢瀆職了。

[1]香:黃香,東漢湖北安陸人,博覽群書,官到尚書令。[2]九:量詞,表數量。[3]齡:年齡。[4]席:用草或葦子編成的成片的東西,前人用以坐、臥,現凡是用來鋪床或炕等。[5]執:實施。

首[1]孝悌,次[2]見聞[3],知某數[4],識某文[5]。

子[1]不學,非[2]所宜[3],幼[4]不學,老何為[5]。

【註釋】

中國的傳統教誨是起首把孝道和悌道放在首位,也就是要貢獻父母、敬愛兄長,其次是博識廣聞、知數識文。《三字經》講到這裡都是講一小我要接管教誨的首要性和需求性。起首一小我要明白做人辦事的倫理品德、標準前後,曉得為人處世的事理,然後再學習文明知識。後文的《弟子規》就有“不足力,則學文。”一小我要先有德再有才,一小我無德卻有纔是件可駭的事情,那真是叫“缺德帶冒煙”。

【解讀】

孔融,幼時就聰明聰明,卓爾不凡。有一次,人家冷眼相看他,說:“少時了了,大一定佳。”意義是說小時候聰明,長大了一定如何樣。孔融的答覆不是與人對吵,而是以彆人之矛攻彆人之盾,用彆人說的話有力地反擊了彆人:“是啊,看來你小時候很聰明啊。”孔融家七兄弟,他是老六,家裡吃梨的時候哥哥們都拿大的,他老是挑小的吃。家人問他啟事,他說我是小弟弟,當然吃小的了。明天我們的家裡都倒過來了,孩子越小,吃的梨越大,爺爺奶奶倒吃個小的了。敬愛兄長不但是和睦態度的表示,也是一小我的涵養表現。一個善待彆人的人,也輕易遭到彆人的尊敬和歡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