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稱呼長輩,不成直呼姓名;在長輩麵前,不成誇耀逞能;路上遇見長輩,該當快步向前問好。長輩冇有叮嚀時,便可恭敬退後站立而侍。
朝起早,夜眠遲[1],老易至,惜此時。晨必盥[2],兼漱口,便溺[3]回,輒[4]淨[5]手。
【註釋】
【註釋】
【譯文】
[1]省:定省,指遲早問候父母。[2]反:通“返”,返來。[3]麵:劈麵稟報。[4]業:職業,做事。
[1]略:忽視。[2]鬥:打鬥。[3]邪僻:險惡怪誕,不端莊。
帽子要戴正,衣服釦子要扣好,襪子和鞋都要穿劃一,鞋帶要重視繫緊。脫下來的衣帽鞋襪都要安排在牢固的處所,不能隨便亂放,以免把衣服弄得又臟又亂。
【譯文】
如有事要見長輩,理應快步向前,見過長輩辭職時,行動稍緩才符合禮節。長輩問話時,必須站起來答覆,眼睛不成東張西望、左顧右盼。
非論是飲水用飯,還是坐臥行走,都應當長幼有序,年父老優先,年幼者在後。長輩如果有事叫人,應幫手代為傳喚。如果所叫之人不在,本身該當主動前去,扣問本身是否能夠幫手。能夠幫就幫,不能幫手的則代為轉告。
[1]過:不對,錯誤。[2]更:改正,竄改。[3]入:采取。[4]號:大聲抽泣。[5]撻(tà):鞭打。
春秋如果還小,就不要喝酒,不然一旦喝醉,醜態畢露,惹出是非。
【註釋】
【註釋】
親有過[1],諫使更[2],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3],悅複諫,號[4]泣隨,撻[5]無怨。
【譯文】
【譯文】
弟子規總序
做事不要吃緊忙忙,慌鎮靜張,忙中輕易出錯。不要畏難而畏縮,也不成草率以對付。凡是輕易產生辯論打鬥的場合,不等閒靠近,免受不良影響;險惡怪誕的事,也毫不探聽。
進[1]必趨[2],退[3]必遲[4];問起[5]對,視勿移[6]。
[1]坐:就坐。[2]走:行走,走路。[3]呼:呼喚,呼喊。[4]即代叫:就代為呼喚。
[1]規:原則,標準。[2]訓:教誨,訓導。[3]悌,通“弟”,表示弟弟畏敬兄長。[4]謹:出言慎重。[5]信:誠信。[6]文:文獻文籍。
《弟子規》這本書,是根據聖賢孔子的教誨體例而成的餬口標準。起首,要孝敬父母,兄弟和睦;其次,在餬口中謹慎言行,誠而有信。與人相處時要劃一博愛,靠近仁德賢人,向他學習。做好了這些,如果另有多餘的時候精力,就好好學習,多讀書做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