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_第17章 百家姓(8)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名流】

【名流】

【姓氏發源】

【名流】

黃帝的大臣名則,用草和麻編織以發明瞭鞋子,給前人赤腳無鞋的汗青畫上了句號,因功受封於於邑,時人稱於則,厥後子孫遂以於為姓。

榮廣,字天孫,漢朝魯國人。從瑕丘江公受《穀梁春秋》及《詩》,儘能傳其所學。

裴楷,字叔則,西晉河東郡聞喜人,時稱“美女”。官至中書令。博覽群書,精通《老子》《易經》。

【名流】

【姓氏發源】

【姓氏發源】

左丘明,春秋時魯國人,曾任魯太史。知識賅博,著有《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

【姓氏發源】

包融,唐朝吳興人,官至集賢殿學士。與賀知章、張旭、張若虛合稱“吳中四士”。

【姓氏發源】

西周時有太叔受封於共國(現河南輝縣),世稱共伯。春秋時,被衛國所滅後,厥後遂以共為姓。另在唐朝之前,為避仇避禍,一些“共”氏家屬加水旁,改姓“洪”。三源於豫章有弘氏(一說宏氏),因避宋朝時名諱,改同音“洪”姓。又有曲阿弘氏也因避諱改姓洪。

滑壽,元朝末年的醫學家,精通《素問》《難經》,又融通張仲景、劉守真、李明之三家學說,著有《讀傷寒論抄》等醫書。藝術高超,醫德高貴,而受時人讚譽。

【名流】

【名流】

石崇,字季倫,西晉文學家。

杭世駿,字大宗,清朝浙江仁和人。官至禦史。博覽群書,善於詩文。曾訂正武英殿《十三經》《二十四史》,纂修《三禮義疏》。著有《道古堂詩文集》等。

【姓氏發源】

崔玄暐,唐朝博陵人。長安初(公元701年)為狄仁傑所汲引,曆任鳳閣侍郎、中書令,封博陵郡王等。其弟崔升,官至尚書左丞;其子崔琚,官至禮部侍郎;其孫崔渙,官至禦史大夫;曾孫崔郢,官至監察禦史。先人稱五龍。

鄧艾,字士載,義陽棘陽(現河南南陽)人。三國期間魏國將領。曆任太守、鎮西將軍、征西將軍等。曾與鐘會、諸葛緒兵分三路以伐蜀,以奇兵從險道潛入無人區,直取成都,滅蜀。

洪秀全,廣東花縣(現花都會)人,承平天國活動的首要帶領人。1851年建號承平天國,稱天王。接收初期基督教義中的劃一思惟,創建拜上帝會,著《原道救世歌》,主張建立太古“天下為公”亂世。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