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發源】
崔靈恩,南朝梁東武城人,遍讀五經。著有《毛詩注》《周禮集註》《三禮義宗》。曾任北魏太常博士、國子博士、貴州刺史等。
周昭王庶子食采於翁山(現浙江定海),厥後子孫遂以邑名翁為姓。
周朝時有小國名叫滑國,被晉國滅後,其子孫遂有以原國名滑為姓。
【姓氏發源】
【名流】
【名流】
杭世駿,字大宗,清朝浙江仁和人。官至禦史。博覽群書,善於詩文。曾訂正武英殿《十三經》《二十四史》,纂修《三禮義疏》。著有《道古堂詩文集》等。
鬱文博,明朝鬆江(現上海)人。曾官至湖廣副使。以藏書、訂正為樂。人稱“上海鬱氏藏書,頗負盛名”。
【姓氏發源】
【姓氏發源】
【名流】
【名流】
【名流】
田完之裔孫、齊宣王少子通受封於陸鄉,厥後子孫遂有陸姓。二源於鮮卑族複姓所改。南北朝時的北魏陸孤氏,後改姓陸。三源於春秋時有陸渾國(現河南嵩縣),厥後也有以陸為姓。
包融,唐朝吳興人,官至集賢殿學士。與賀知章、張旭、張若虛合稱“吳中四士”。
【名流】
左
羊紹素,唐昭宗乾寧年間狀元。
羊昭業,字振文,吳人,唐末登進士第。著有詩集。
【名流】
鄧禹,字仲華。曆任大司徒、右將軍、太傅,封高密侯。鄧禹曾助光武帝劉秀顛覆王莽,規複漢朝,功不成滅。
於
石崇,字季倫,西晉文學家。
西周時有太叔受封於共國(現河南輝縣),世稱共伯。春秋時,被衛國所滅後,厥後遂以共為姓。另在唐朝之前,為避仇避禍,一些“共”氏家屬加水旁,改姓“洪”。三源於豫章有弘氏(一說宏氏),因避宋朝時名諱,改同音“洪”姓。又有曲阿弘氏也因避諱改姓洪。
源於周惠王的後代子孫將先祖的諡號惠宇為姓。二源於顓頊後嗣,陸終的第二個兒子名惠連,惠連後代子孫遂以惠為姓。
惠
【姓氏發源】
【姓氏發源】
源於春秋時衛國大夫石碏以後。二源於昭武九姓之一(見何姓),石國故址在現烏茲彆克斯坦塔什乾一帶。三源於南北朝時鮮卑族複姓所改,烏石蘭氏進入中原後,改姓石。
陸遊,號放翁,字務觀,宋朝越州山陰縣(現浙江紹興)人。南宋墨客。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
春秋時魯國有諸邑,在諸邑仕進拿奉祿的公族大夫後遂以諸為姓的。二源於春秋越王勾踐的後嗣中有叫騶於諸,因反秦有功,受封為閩越王。後至漢朝被漢武帝滅後,厥先人遂以諸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