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_第17章 百家姓(8)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當代有鬱國,春秋時為吳國大夫的封地,厥後子孫以鬱為姓。春秋時,魯國有鬱黃(鬱貢)為宰相,厥後子孫遂有鬱姓。

【名流】

【名流】

【姓氏發源】

鄧禹,字仲華。曆任大司徒、右將軍、太傅,封高密侯。鄧禹曾助光武帝劉秀顛覆王莽,規複漢朝,功不成滅。

鬱鬆年,字萬枝,號泰峰,一作泰豐,清上海人。清末大船商。愛好藏書。藏印有“泰峰”、“曾氏鬱泰峰家”、“泰峰所藏書”、“泰峰所藏善本”等。

【姓氏發源】

崔靈恩,南朝梁東武城人,遍讀五經。著有《毛詩注》《周禮集註》《三禮義宗》。曾任北魏太常博士、國子博士、貴州刺史等。

龔勝,字君賓,西漢彭城人。哀帝時,曾任諫議大夫、渤海太守。王莽篡政後,他隱居村落。王莽曾數次派人征召他為上卿,他果斷分歧意,一身不為兩朝官,絕食十四今後死。

【姓氏發源】

程嬰,春秋時晉國人,為晉卿趙盾及其子趙朔的朋友,司寇屠岸賈把刺殺晉靈公的罪名加在趙盾身上,誅殺趙氏百口,追捕遺孤趙武(即馳名的趙氏孤兒)。後程嬰設想救孤勝利,終以雪恥。

【名流】

陸遊,號放翁,字務觀,宋朝越州山陰縣(現浙江紹興)人。南宋墨客。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

荀子,名況,字卿,戰國末期趙國猗氏(現山西安澤)人。思惟家、文學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時人稱“荀卿”。後因避西漢宣帝劉詢諱,“荀”“孫”二字古時音通,故又稱孫卿。荀子對儒家思唯有所生長,對重整儒家文籍也有進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