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同時又是玄門聖地,相傳是老子煉丹的處所。但這一說法,大抵起於唐朝,起碼來講,專門為老子修的上清宮,乃是建於唐朝。而在漢朝,邙山尚未有成群的宮觀寺廟。
劉照點了點頭,向史道人道:“先生,那邊在此歇歇,飲一盞茶湯如何?”
一大早,劉照顧景吃了幾個粽子――此時被人稱作“角黍”,便催促著侯振安排擠行玩耍的諸般事件。實在,諸如盛裝著各式食品的食盒,陪侍預備著供應茶水的小爐,歇息時搭設的廬帳、胡床、小榻,乃至淨床,一應的事件早在前幾天就籌辦安妥了。侯振一陣號召,長長的隨行步隊便解纜了。
不一會,伴著一陣銀鈴般的笑聲,阿鵲一手提著一個小竹簍,一手拉著她的哥哥阿犬,向這邊跑過來。到了劉照身邊,阿鵲雙手講竹簍捧到劉照麵前,歡暢的叫喚道:“阿……阿誰……殿下,你看,阿兄幫我抓了好些個小魚小蝦。”
阿鵲正要喝采,卻見劉照搖點頭,道:“先生,你曉得我夙來不喜好看這些,還是算了吧。不如先生也和我同去遊山如何?先生久居邙山,山中風景,定是爛熟於心的,恰好做我的領導。”
阿犬聽了,嘿嘿一笑,正要說話,卻見何氏瞪了他一眼,又頓時蔫了,囁嚅道:“冇甚麼,我……我去吃餅了。”說完,就一溜煙的跑掉了。
在夏至節,人們以五彩之物辟邪除惡,比如門口要掛五色桃符,衣衿上要綴飾五彩錦帛,房簷下、窗戶上要係新織的五彩絹布條等等。除此以外,還要停止統統大型的用火,比如熔鍊、鍛造,因為在熾烈氣候裡用火,更輕易激生機警。最後,夏至節還是人們“四時祭祖”的“四時”之一。
是以,在漢朝,人們在夏天,過得還是夏至節,而蒲月五日,還隻是夏至節的一個環節。
因為氣候已經非常酷熱,出行輕易中暑,以是固然是過節了,但是遵循往年的常例,炎夏之際的夏至、伏日兩個節日,何皇後是不會接劉照回宮的,而是讓他呆在邙山避暑。
台下旱龍舟一共五條,從入場處到起點,不過百餘步的是非。但是在這些雜耍藝人的手裡,硬是在這不長的間隔裡,扮演出了幾條龍舟競相進步,相互超出,半途碰到大浪,在浪中起伏,以及大聲叫喚為屈原招魂等一係列情節。看得世民氣曠神怡,紛繁喝采。
史道人聞言嗬嗬一笑,道:“臣哪有這般本領,本日請殿下撫玩的,乃是旱龍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