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1_第57章 劉玄德攜民渡江趙子龍單騎救主(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便令人往隆中搜尋孔明妻小,卻不知去處。本來孔明先已令人搬送至三江內隱避矣。操深恨之。襄陽既定,荀攸進言曰:“江陵乃荊襄重地,賦稅極廣。劉備若據此地,急難擺盪。”

催動全軍,漫山塞野,儘至新野下寨。傳令軍士一麵搜山,一麵填塞白河。令雄師分作八路,一齊去取樊城。劉曄曰:“丞相初至襄陽,必須先買民氣,今劉備儘遷新野百姓入樊城,若我兵徑進,二縣為齏粉矣;不如先令人招降劉備。備即不降,亦可見我愛民之心;若其來降,則荊州之地,可不戰而定也。”操從其言,便問:“誰可為使?”劉曄曰:“徐庶與劉備至厚,今現在軍中,何不命他一往?”操曰:“他去恐不複來。”曄曰:“他若不來,貽笑於人矣。丞相勿疑。”操乃召徐庶至,謂曰:“我本欲踏平樊城,奈憐眾百姓之命。公可往說劉備:如肯來降,免罪賜爵;若更執迷,軍民共戮,玉石俱焚。吾知公忠義,故特使公往。願勿相負。”

瑁遂與張允同至樊城,拜見曹操。瑁等辭色甚是諂佞。操問:“荊州軍馬賦稅,今有多少?”瑁曰:“馬軍五萬,步軍十五萬,水軍八萬:共二十八萬。賦稅大半在江陵;其他各處,亦足供應一載。”操曰:“戰船多少?原是何人管領?”瑁曰:“大小戰船,共七千餘隻,原是瑁等二人掌管。”操遂加瑁為鎮南侯、水軍多數督,張允為助順侯、水軍副都督。

卻說玄德引十數萬百姓、三千餘軍馬,一程程挨著往江陵進發。趙雲庇護長幼,張飛斷後。孔明曰:“雲長往江夏去了,絕無覆信,不知如何。”玄德曰:“敢煩智囊親身走一遭。劉琦感公昔日之教,今若見公親至,事必諧矣。“孔明承諾,便同劉封引五百軍先往江夏求救去了。

先人有詩讚之曰:“臨難仁心存百姓,登舟揮淚動全軍。至今憑弔襄江口,父老猶然憶使君。”卻說玄德擁著百姓,緩緩而行。孔明曰:“追兵不久即至。可遣雲長往江夏求救於公子劉琦。教他速起兵乘船會於江陵。”玄德從之,即修書令雲長同孫乾領五百軍往江夏求救;令張飛斷後;趙雲庇護長幼;其他俱管顧百姓而行。每日隻走十餘裡便歇。卻說曹操在樊城,令人渡江至襄陽,召劉琮相見。琮驚駭不敢往見。蔡瑁、張允請行。王威告密琮曰:“將軍既降,玄德又走,曹操必懈弛無備。願將軍奮整奇兵,設於險處擊之,操可獲矣。獲操則威震天下,中原雖廣,可傳檄而定。此難遇之機,不成失也。”琮以其言告蔡瑁。瑁叱王威曰:“汝不知天命,安敢妄言!”威怒罵曰:“賣國之徒,吾恨不生啖汝肉!”瑁欲殺之,蒯越勸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