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術王座_第三十章 筆落天風海雨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陳摘星昂首看天,略作沉吟,說了一聲“有了”,然後寫道:“銀燭冷秋光畫屏,碧晴和夜靜閒亭。蛛絲度繡針,龍麝焚金鼎。慶人間七夕佳令。‘臥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

“為應七夕佳節之景,本輪詩詞限‘臥看牽牛織女星’之句。”

第一輪很快結束,除陳摘星和範寶鳳兩首,又勉強選了幾首優良詩作傳到忠親王府樓船上,遞給幾位歌女吟唱。

陳摘星對梁玄麟道:“玄麟太子,請。”

人們雖不架空紅玉公主嫁於陳國太子,但如此被人欺到家門前,而無還手之力,內心畢竟難以接管。

大學士考語尚未落音,忽又聽人群嚷道:“快看範府樓船!”

“範府船上有文氣!”

陳摘星眼皮不易發覺地動了動,道:“本來是豪傑所見略同。”

這三句一出,那股文氣柱俄然化作暴風,吼怒而去,場間世人無不麵色惶惑,隻覺天風海雨劈麵便來。

陳國跟來的一名才子笑道:“今後做一個梨園的班頭,攜著浩繁我見猶憐的伶人四方賣唱為生,也不失為一條好前程。”

轉頭看時,驚見一道文氣柱已升至六尺,觀其形狀,沛然弘大,超曠豪放,且有再接再厲之意。然後聽範家那位葫蘆少爺大聲誦道:“緱山仙子,高情雲渺,不學癡牛呆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

“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那邊?”

駭人風雨轉眼散去,飄然無蹤,薑仲剛好落筆詞成。

《牡丹亭》雖已謝幕,場間餘韻仍舊未散,世人聊著戲,聊著柳夢梅與杜麗娘,聊著剛纔那位跳河的女子,既是遐想萬千,又感不堪唏噓,隨後的歌舞及絲竹管樂演出畢竟成了旖旎夜色的裝點。

“有備而來啊。”

這幾句,用的是王子喬飄然仙去的典故,雖緊貼七夕題目,但“不學癡牛呆女”一句另辟奇徑,一舉擺脫了七夕便寫後代豔情的舊套,風格上超脫浩然,不拘一格。

“公然是陳國太子!”

梁玄麟嘀咕了一句:“範寶鳳?”

最後一字方纔落筆,一縷文氣破紙而出,升起兩尺不足,樓下有人看到,叫道:“仙居樓有文氣!”

仙居樓某位女扮男裝的公主也悄悄吐了一口氣。

“可惜了。”梁國大學士姚守樸遺憾地接道:“辭藻充足富麗,故事也別緻,隻是年紀輕簡便一味沉迷在這類脂粉閨閣的筆墨中,隻怕今後也難成大器。”

“這恰是‘有其徒必有其師’了。”陳國另一名才子接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