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臣本紀_206.二零六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妙遠會心一笑:“請聖天子聽拙僧細言,再發怒不遲,中華無經像之前,中華百姓不知有佛,三皇之前並無筆墨,人遂不知五常之理,當時人隻知其母,不知有父,同禽獸無異,是以百姓需借經像方知佛法,現在上覺得佛像無情,敬之無福,故七廟之像,亦可廢矣。”英奴向來不善抵賴,一時無話可接,反倒是群臣應和不已,相互點頭稱是。

“沙門入殿,不可叩拜之禮,不敬王者,臣覺得不當。”禦史中丞沈複見狀皺眉出列道,此言不過鬚生常談,然中丞樸重之臣,向來直言無諱,世人習覺得常,已有人辯駁道:

“佛可弘善,可報四恩,可資三有,今上緣何忽欲罷之?”有人開端發難,很多人本就隻待一人起勢,後續自一擁而上,或為身家實在短長,或為尊佛敬神之心,或為出自虔誠製止主君獲咎神佛而招致災害,亦或甚麼都不為,隻為發聲,凡此各種,天子偶然細究,他要看在金碧光輝的大殿上,他的臣子們是如何故口廝殺,誰忠誰奸,君子小人,他們到底要如何一決雌雄,而即便身處人群當中,卻總似一人獨立的成去非又要如何反擊,天子群臣,還未曾領教過年青的貴介後輩展露他思辨的敏捷,過人的聰明,以及那份捨我其誰勇者不懼的氣勢。

這邊虞歸塵側首低聲對成去非道:“今上引高僧定為激辯而來。”成去非不語,也隻是靜觀其變。

世人聽得倒吸一口寒氣,成去非猛不丁倒打一耙,卻偏又說的無從回嘴,一時四下鴉雀無聲,妙遠似也不能再駁,另一高僧淨空便接言道:“所謂忠,乃事君以儘命,所謂孝,乃奉親竭其誠,史載多有法師幫助過聖天子,而我佛祖亦曾擔棺安葬其父王,這莫非不是和尚儘忠孝之事?本日之沙門,也可在冬夏修道,春秋歸家奉侍雙親,而沙門不敬王者,非一日有之,乃我朝常例,怎就得出沙門不忠於王者之論?本日來此的高僧,皆為各大寺方丈,無一不以忠我聖天子為先,還請大人慎言之,我世人並不肯擔此惡名。”

這三字,舉重若輕,狠狠叩在眾高僧心頭,百官對於成去非幾近威脅的姿勢亦一團錯愕,而成去非則已持續道:“昨夜台閣收到一份西北軍報,雍、涼、甘等州暴雪成災,胡人趁機偷襲搶殺,而西北的軍餉已拖欠一季,亦需兵源,國朝邊疆之危,從未肅除,倘真有一日,胡虜南下,在坐諸位,莫說去渡黎庶,是否能渡得了本身,尚未能知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