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臣本紀_206.二零六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無需等候太久,有司未幾時奉告百官,本日朝會不在東堂,改成太極殿。如此行動,自惹人猜想,不過百官入殿後,天子便先拋出了成去非私家奏呈,內侍得了表示後,方翻開來讀,如此開宗明義,不出兩句,已讓人聽出端倪,是以讀至“勞人力於土木之功,奪人利於金寶之飾;遺君親於師資之際,違妃耦於戒律之間。壞法害人,無逾此道。且一夫不田,有受其饑者;一婦不蠶,有受其寒者。今天下僧尼不成勝數,皆待農而食,待蠶而衣。寺宇招提,莫知紀極,皆雲構藻飾,僭擬宮居”陳述短長之際,底下已經騷動起來,一麵擺佈相議,一麵不忘悄悄打量著成去非,而坐上天子冇有涓滴的情感可言,有司提示多次,群臣仍然按捺不住心中盪漾,一張張嘴焉能作罷。奇特之處在於,內侍話音既了,殿上反倒溫馨下來,天子掃將一眼,眾官百態,皆在麵前,同之前括檢寺院時的雞飛狗跳,可謂天壤之彆。天子等了半晌,終有人慾要出列,卻也隻是擺手禁止,轉而叮嚀近侍:

世人聽得倒吸一口寒氣,成去非猛不丁倒打一耙,卻偏又說的無從回嘴,一時四下鴉雀無聲,妙遠似也不能再駁,另一高僧淨空便接言道:“所謂忠,乃事君以儘命,所謂孝,乃奉親竭其誠,史載多有法師幫助過聖天子,而我佛祖亦曾擔棺安葬其父王,這莫非不是和尚儘忠孝之事?本日之沙門,也可在冬夏修道,春秋歸家奉侍雙親,而沙門不敬王者,非一日有之,乃我朝常例,怎就得出沙門不忠於王者之論?本日來此的高僧,皆為各大寺方丈,無一不以忠我聖天子為先,還請大人慎言之,我世人並不肯擔此惡名。”

是以朝會當日, 氛圍中還帶著雨的潮濕, 陰風刻骨, 百官聚在司馬門前,台閣諸人中則有抬頭望天的,看那黑雲壓城,腦中已勾畫即將到來的風雨,遂出奇地沉默。顧曙虞歸塵站在一處,也不作聲,隻聽身邊群臣相對扳談,前兩日台閣議事,議得人有趣且怠倦,終究也未出定論,顧虞兩人夾在四位錄尚書事大臣中間甚是難堪,顧曙動輒便要接彆人一句“仆射總知台閣諸事,此事就冇有一點觀點?”,而虞歸塵一樣要目睹著父親同好友深藏不露連綿盤曲的比武。兩人的處境雖稍顯分歧,表情卻多有類似,而兩人目光絕頂的成去非,在微醺的天氣中,神情不清,但不必細究,至公子老是平靜無事的。

“人間統統神道,無有與佛理可比者,倘讓和尚膜拜,必壞佛之法律,而致其難以修善。且不膜拜,並不虧於國法,沙門受戒,從未曾怠慢天子,中丞不見和尚常常焚香也都覺得國朝祈福為先?”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