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的覆滅_第三十七回 珠江夜舞火燒連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兩人手拉動手,帶領著眾弟兄一塊兒向那大船上走去。哥老會大擺筵席,和三合會的大小頭頭們推杯換盞觥籌交叉。看著這滿桌的山珍海味,雞鴨魚肉,黃福內心一沉,想,這很多少錢啊!如果如此這般吃喝,就是座金山也得吃空呀!但是嘴裡又不好直說,隻是問:“不知貴幫會的財路出自那邊?”

這邊的楊鴻鈞還算復甦,他並不直接插手毆鬥,而是用一雙鷹普通的眼睛細心察看著四周的情勢,那邊你來我往,插手鬥爭,通報動靜,都是有一條男人在批示著。那條男人長得個子不高卻非常細弱,統統人都環繞著他的手勢和響箭在停止著,打擊退守顯得非常有章法。楊鴻鈞想,這是些甚麼人呢?官軍,不像,他們並冇有穿戴官衣,手裡拿著刀槍;幫派,倒有幾分像,看他們的行動實在就是一些淺顯的疍民和市民。

這一下,四大龍頭再也忍不住了,都跑進了兩條龍裡各自搶了一個橋,要縱情地揮戲耍一番。樓上的客人也倉猝地穿上衣服跑進了龍燈的步隊裡,死皮賴臉地要和舞燈人共享一橋,好縱情地泄泄,一些老舉們也不檢點,衣服不整地衝了出來,要和龍燈人共耍一燈,圖得一時之快。

楊鴻鈞說:“幫會弟兄固然很多,但是有錢的並未幾,有錢的多出點,冇錢的就少出點,或者不出,再就是搞點兒外塊,來彌補一下會費不敷。貴會呢,貴會是若那邊理經費題目的。”黃福說:“三合會不能和哥老會比擬,哥老會是家大業大,縱橫半其中國,人又傑,物又豐,就如一條大水牛。而三合會偏安於這麼小的一個處所,人少地薄,我們隻能希冀精儉節儉,勒緊褲腰過日子,實在我們就是一些要飯吃的乞丐。明天你們來到了我們這個小廟上,真是祖宗墳上冒青煙,無窮榮光,固然冇體例用這麼好的筵席來接待你們,但是我們能夠讓你們賞識一下我三合會的龍燈會,不知各位大哥有冇有興趣?”

鑼鼓一響,先是出燈,龍頭由四個壯漢舉起,下托以木板,上建支架,成棘龍形狀,外校紙,描以彩色龍磷、雲彩,腮挑龍鬚,嘴銜龍珠,上懸“天燈”,下掛“地燈”,製作極其精工。燈橋下托木板,每板長2.3米,闊18厘米,厚5厘米,板兩端各有一孔,距頭7o厘米,用以接燈。一些分離的龍身子紛繁在對接,龍身子的木板略微短些,每板長1.6米,兩邊2o厘米處有眼,一個眼中置上圓棍,恰好和另一橋對接。操縱人或舉或扛,如何得勁如何耍,上挑四個魚鱗,也是描金繪鳳,鱗光閃閃,燭光一照,更是大放異彩。這龍身子一百二百皆可,亦可千橋,橋越多,派頭越大。龍尾是最末一橋,呈龍尾巴形狀,披以綢緞彩虹,燭光亮亮,也是分外刺眼。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