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_第101節 鹽務積弊(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接到奏摺,陸建瀛給嚇得魂飛天外趕快再一次上摺子請罪,這一次天子冇有再多說甚麼,隻是批了句:“曉得了。”就扔到了一邊。

陸建瀛陳述的關於漕運鼎新深有阻力的條陳有六條,首言雇沙船之難:“……海運初創,情麵張望,商船既虞壓雇,複懼難交,乃至畏縮避匿。”

他想要達成的,就是在這方麵做文章。將匣費大幅度降落,即是便是減去了一部分官鹽的本錢,天然的,代價也就會降下來。彆的,他在摺子中又提到了兩條:第一,便是在淮北鹽場行票鹽之法,票分三聯,彆離說明數量,運銷地點和期限,鹽票不離,不然便以私鹽論。便如同後代所用的發票。

陸建瀛心中又是煩惱,又是失悔為人臣子者,能夠上邀帝寵本來不是件輕易的事,偏生本身方纔有如許的跡象,又為人說動,上瞭如許一章不應時宜的奏摺,想來真是如同鬼使神差普通。而剋日龔裕上的關於在湖北省內就鹽運浮費大得帝心比擬,宦海榮枯立判,竟是來得這般的快速V

第二條說辦理不易:河運沿途賣力顧問,裝卸漕糧的兵弁有千人之多,仍不免有失火,落水之事產生,現在改行海運,章程全都是新定,與實際環境是不是能夠符合尚不得知,承運的委員也怕有閃失,擔任務。

最後的兩條是談及海運的用度,爭多論少,很難補救;再有最後一節便是風信:商船赴津,風利東南,回帆又宜西北。如果第一次風勢不順,就會影響第二次的運輸。

鹽商總會位於揚州,由八家主持,名為‘總商’,公會名叫‘鹽公堂’,公費當中統統支出,都由這八家決定,便很有了一些假公濟私,浮開公費的由頭,除此以外,更有為安排私家而建立的各種務本堂,孝廉堂,每一個掛上牌子就要有幾個,或者十幾個董事,每一年隻是支給這些人的銀子,就要花到二十幾萬兩陶澍剋意改革,隻儲存了作為養老院的普濟堂、育嬰堂、書院、義學,除了這些,其他的統統十足拔除。

龔裕能夠做到處所巡撫,天然不會做那等與人爭功之事,湖北省內的黑錢鼎新能夠一抒胸臆,兩淮鹽政一段,他隻是將客歲陸建瀛所上的摺子中關於一改鹽政弊端的筆墨原封分歧的拿過來鈔繕上,其他的,一概不提。想來也不至於觸陸建瀛之怒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