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差,景況如隔六合。
當下宣府境內,八旗軍有將近四萬,吳三桂兼併唐通兵馬加上新降的白廣恩等共達兩萬。阿濟格留吳三桂、白廣恩等部兩萬兵持續圍攻扼守上莊堡負隅頑抗的孫傳庭,本身則率統統八旗軍全數轉進山西大同府,走的線路和韓袞等人預期的一樣,將取道鎮虜衛顛末栲栳山北部通道直到大同府城。
楊招鳳直起背,拍鼓掌,拗了拗酸硬的腰桿。附近有兵士道:“參軍,就這幾片地,交給小的們,最遲日暮前可儘數收了,你陪著小的們辛苦這兩日,早該歇息了。”
火把一扔,刹時火勢滔天,茫茫麥地,頓成汪洋火海。
那男人見狀,從速將水絲銀藏了,左顧右盼好一陣,確認無人發覺,方高興道:“多謝大爺恩賞,小人聽大爺的話。”言罷,輕踢了小女孩一腳,表示她跟上。再大聲呼喊,竟是前後從麥浪裡頭鑽出三個大小整齊但都瘦骨嶙峋的孩子。
數騎掠過麥田飛奔,夾道正乾著活兒的兵民多有挺身施禮者。楊招鳳餘光跟著勁風梭梭掃視他們,內心一種激烈的任務感油但是生。
“此城形製大抵無損,隻三日,我軍日夜趕工,已令之煥然一新。眼下不過幾處小缺口修補,韃子就算現在來攻,我軍亦可放心坐守。”
清軍並未追擊至鎮虜衛,但鎮虜衛已非可久留之地。
明軍從鎮虜衛撤走次日,火線標兵接連來報,清軍持續攻占永加堡、新平堡等地,平毀城堡、搏鬥軍民,氣勢熏天。韓袞聞知,暗自鬆口氣。
韓袞以為清軍兵鋒既然到達了永加堡,就這兩日必定來攻鎮虜衛,調集軍將長久商討後,判定下達了撤兵的號令。
“這必是韃子。”楊招鳳觀劈麵兵士甲冑形製,眼神頓時淩厲起來。
韓袞環顧四周山巒橫嶺,慨歎道:“大明的流派,現在由我等保護,即便最後不免馬革裹屍,得此名譽,夫複何求?”隨即撩袍拜彆。
楊招鳳帶著幾名兵士飛身上馬,急催而走,戰馬馳騁之際,抬眼向村落方向正前赴後繼不竭有清軍湧出,成百上千,莫能計數。
阿濟格給吳三桂下的指令是在本身到達大同府城之前務必拿下上莊堡,打掃後患。等大兵壓境迫降了薑瓖,阿濟格這一起清軍就能調集吳三桂、薑瓖、河套等處蒙古部落十餘萬人囊括山西、陝西乃至全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