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傳_69門戶(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楊招鳳爽然一笑,道:“大哥放心。”

清國崇德元年,方纔稱帝的黃台吉決意完整征服朝鮮,遂指派多羅武英郡王阿濟格、多羅饒餘貝勒阿巴泰等先破邊牆攻打大明用以製止與朝鮮作戰時明軍在背後掣肘。數月交戰,清軍橫行大明境內,號稱“五十六戰皆勝”、“霸占十二城”、“俘虜人畜二十萬”,戰果非常光輝。當作為主將之一的阿濟格率軍班師盛京時,遭到了黃台吉昌大歡迎,乃至見阿濟格神情頹廢不堪為之潸然淚下。

楊招鳳拱手道:“本日天氣已晚,將士們勞累不堪,臨時涵養一宿,明日一早我就帶人去那邊清野。”

有此前例,職位尊崇如阿濟格尚且功不抵過,今後統統清軍將領在帶兵過程中,都格外重視退兵撤兵,乃至於與打擊相提並論。譚泰是黃台吉正黃旗遺臣,耳濡目染更勝旁人,是以他退兵,殷勤謹慎,且戰且退、退中有攻,等楊招鳳與王輔‘臣帶著救兵到達城郊,清軍已安然撤出數裡。

韓袞道:“我軍退,不能隻顧退。韃子數萬雄師,耗損甚巨,沿途儘能夠堅壁清野,對死守大同無益。”旋即道,“等天瞭然,楊參軍將帶兵去東北麵的新平堡、永嘉堡等地搶收春麥,我軍可在這裡多留一兩日,兼顧窺伺宣府韃子的動靜。”

馬光春點頭應和道:“不錯,宣府韃子人多勢眾,我軍死守孤城無益,為今之計,還是向大同府內撤,與薑瓖聯手死守府城,等候我軍山西主力達到。”

楊招鳳道:“得做兩手籌辦,那邊持續派精銳標兵探查柴溝堡方向軍情。鎮虜衛這裡,可同步裁撤羊馬牆、破壞各處閘門,不給韃子操縱的機遇,統統兵馬亦要隨時候著轉移。”

在場眾軍官聞言,個個如蒙錘擊,呆怔驚詫,節堂頓時沉寂無聲。雖說侯大貴軍的結局統統人都早故意機預期,但是當聽到究竟的這一刻,還是非常揪心。

鎮虜衛城戰事正值千鈞一髮之際,從許家莊堡營地數十裡馳援的楊招鳳及五千撥兒馬軍及時現身。清軍雖勇,但畢竟鏖戰日久,一樣人馬俱疲,不肯再與生力軍墮入苦戰。但聞清軍大陣金鉦號螺聲響高文,見勢不妙的清軍主帥譚泰判定偃旗收鼓,挑選了撤退。

韓袞以手扶額,看看似火驕陽,又看看城外。城外,無數光著膀子的兵士正熱火朝天裁撤鑿毀羊馬牆、水閘門等,並清軍此前攻城未及填埋的坑洞也都填實。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