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貴妃道:“隻要一句話請朱大人代為轉告。不惡吳起殺妻[74],但譏張敞畫眉[75]。”
綠萼道:“姑姑在前麵和白姑姑說話,女人要傳麼?”
門口站著兩個內官,見來人是太後宮裡的,忙向兩邊一讓。宜修道:“奴婢就不隨大人出來了,免得好事。”宜修是太後的侍婢,長公主若看到我與宜修在一起,多數不會晤我。我點點頭,叮嚀芳馨也留在內裡,隻帶了紅芯進了漱玉齋。
桓仙道:“事情是如許的。昇平長公主因擅自出宮,現在在漱玉齋中思過,本來還要重重懲戒長公主身邊的一乾奴婢,因太後和兩位貴妃討情,總算是免了。明天上元佳節,陛下不忍太後憂心傷懷,一大早便親身去了漱玉齋,下旨撤了禁令,並說已選好了駙馬,過了節便要指婚。太後聽了很歡暢,本擬歡歡樂喜地過節,誰知長公主生性倔強,傳聞陛下指了駙馬,便負氣不肯赴宴,更以絕食威脅。陛下大怒,當即拂袖而去。太後與娘娘非常焦心,親身去漱玉齋勸過,哪知長公主更加連太後也惱了,隻說太後不疼她。又說娘娘隻知趨奉陛下。如此哭鬨一番,太後又氣又急,娘娘也說不上話。傳聞長公主已是一日水米未進,將本身關在房中誰也不見。娘娘便向太掉隊言,尋個不相乾的人去勸說長公主,或許長公主肯見。想來想去,也隻要大人堪當此任。素聞大人敏而好學,見地不俗,還望勿要推讓。”
我一怔,轉念一想,懵然不知也不失為一種福分。正待收起橘子寢息,忽聽芳馨在外道:“女人,桓仙來了。”
我笑道:“不歡暢?我有麼?”
回到靈脩殿,果見書案上已備好了筆墨,墨汁已然半乾。芳馨趕緊往硯中注水,從玳瑁墨盒中挑了一支新墨,重新研磨起來,一麵又問道:“女人有何叮嚀?”
第二天我早夙起家,帶芳馨和紅芯去往濟慈宮。連綿筆挺的宮牆在晨光下彷彿望不到邊沿的群山,最高處的定川殿如浪頭聳峙,碧瓦煌煌生輝。太陽還冇有照遍皇城,統統都在半睡半醒之間。遠處的奉先殿與謹身殿勢如龍首,獨立而復甦。
桓仙立足道:“大人另有何叮嚀?”
紅芯笑道:“有甚麼也不與我們長寧宮相乾。”
紅芯笑道:“如許如何行?”說罷拿起一隻大橘子,用小銀剪刀悄悄劃了一圈,揭起頂子。悄悄揉捏,將橘瓣一一取出,再用六道綵線勾起,使一支雲頭玉簪挑了,方放入一截小蠟燭。我提起玉簪,讚道:“你的手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