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經濟熱詞解讀(財經郎眼02)_第22章 民營經濟的危機與救贖(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郎鹹平:你看看我們東航多好啊,虧損了100多億。

4萬億投資以及相乾的信貸投放

(佳賓先容:王曉林,《期間週報》首席編輯。)

王曉林:它本身就是一個高負債的行業。

拉動了GDP

郎鹹平:此次潘石屹還湊這個熱烈跑去搶廣渠路15號地,潘石屹你如何搶得過國企呢?成果他們兩伉儷挺成心機的,每次舉牌前還算這個本錢效益,國企是底子不算的,國企甚麼都冇有,就是有錢。最後這塊地給中化個人的方興投資拿到了,我疇昔看到方興如許拿到地,必定要攻訐它,我現在發明我是不是年紀大了,特彆慈悲為懷,我不想罵它了,我反而對方興賜與了萬分的憐憫,因為我看它的財務報表,好不幸,它手中有245億的銀行信貸,此次好不輕易才花了40億,我都替它煩惱,還剩205億如何花啊?

當局擔憂和調控的“靶心”

王曉林:如果中國冇有給民營企業好的一個環境,讓它有更多的話語權,那麼今後我們的經濟完整都要靠這類“鐵公機”去拉動,如許當局它也是被這些大項目所綁架,而大項目背後又是這些國有企業,那麼就構成一個怪圈了,以是不能長此以往。

也墮入了深深的焦炙

王牧笛:傳授說國企不計本錢,你看這回這個產能多餘,除了傳統的鋼鐵和水泥以外,另有一些新興的行業,比如說風電和多晶矽。風電是很成心機,現在說風電為甚麼產能多餘?因為好多國企想在電力鼎新之前,放開本身的攤子,以是說敏捷進軍風電財產,這一進軍就把一個新興的財產給搞產能多餘了。

偏好根本設施扶植

郎鹹平:比來媒體把這個拿不到錢、融資難當作一個大事,實在這個對於民營企業來講,這不是關頭題目,為甚麼?全天下的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根基上都拿不到錢,那麼為甚麼人家做得好呢?拿不到錢不是首要題目,人家的投資運營環境是公允的,是透明的,是以他們拿不到錢不是一個致命的身分。我們呢?是在這麼卑劣的投資運營環境之下,你再拿不到錢,你就乾不下去了。

郎鹹平:並且更不幸的是甚麼?很多的民營企業家為了爭奪一點資本不得不跟國企掛鉤。做民營企業真是不輕易,不如去炒樓炒股還簡樸一點。

王牧笛:現在六成的高價地是被這些“國字號”的企業買去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