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經濟熱詞解讀(財經郎眼02)_第22章 民營經濟的危機與救贖(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郎鹹平:美國在搞新能源是吧,以是我們要進入新能源行業,你完整搞錯了美國在搞甚麼,糊裡胡塗地進入這個行業,搞得產能多餘了。

王牧笛:傳授說國企不計本錢,你看這回這個產能多餘,除了傳統的鋼鐵和水泥以外,另有一些新興的行業,比如說風電和多晶矽。風電是很成心機,現在說風電為甚麼產能多餘?因為好多國企想在電力鼎新之前,放開本身的攤子,以是說敏捷進軍風電財產,這一進軍就把一個新興的財產給搞產能多餘了。

郎鹹平:民營企業碰到的題目國有企業也碰到了,就是投資運營環境惡化,另有產能多餘的題目,你不處理這個題目,你拿出那麼多的錢給這些國企叫它去投資,它投甚麼啊?它如何敢投資啊。以是它不投資實體經濟,成果它隻要兩個挑選:第一個炒股,大量銀行信貸進入股市;第二個炒地盤,形成各地的“地王”征象。

王牧笛:但是他們不計代價,他們有錢。而你反觀中國有些民營經濟生長勢頭傑出,效力很高,就是拿不到錢。

郎鹹平:大部分是銀行信貸。

王牧笛:並且作為這個“少數朱門的盛宴”――這4萬億,包含銀行大量信貸,彷彿國企手握這些重金也冇乾甚麼閒事,也冇去做實體經濟。

我們應當把統統資本放在民營經濟上,這個社會的主體你冇有拉動,全部經濟就冇法安康生長。

郎鹹平:拿社會大量資本投資根本扶植,成果是民營經濟的資本被調用了。到最後你發明這些根本扶植的成果,就是用將來的產能多餘處理明天的產能多餘。比如我們投資中西部的高速公路,你建的時候是不是有很大的好處,拉動GDP,聘請野生,同時要用鋼材跟水泥,以是處理了鋼鐵行業、水泥行業的產能多餘題目。建完今後你發明高速公路上冇車跑,以是叫做產能多餘的高速公路,並且建完以後不需求鋼材、水泥了,鋼鐵行業、水泥行業被打回產能多餘的本相。是以你不做4萬億投資隻要一個產能多餘,做了4萬億投資變兩個產能多餘。

(佳賓先容:王曉林,《期間週報》首席編輯。)

郎鹹平:你看東航的辦理團隊不咋的,然後上航的辦理團隊也不如何樣,兩個加在一起的辦理團隊,我信賴必然是一個更不如何樣的團隊,還活得挺津潤。

郎鹹平:比來媒體把這個拿不到錢、融資難當作一個大事,實在這個對於民營企業來講,這不是關頭題目,為甚麼?全天下的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根基上都拿不到錢,那麼為甚麼人家做得好呢?拿不到錢不是首要題目,人家的投資運營環境是公允的,是透明的,是以他們拿不到錢不是一個致命的身分。我們呢?是在這麼卑劣的投資運營環境之下,你再拿不到錢,你就乾不下去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