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_第一百三十七章 廣東戰局推想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從兩邊的總兵力考慮,廣西孫延齡和馬雄臨時旁觀,則兩廣清軍隻剩下廣東一家,撤除分守各地的駐軍,清軍主力便是堆積在廣州的藩下、督標、撫標總計不過兩萬多人馬。

固然朱永興並冇有期望一舉占據廣東,但疇火線的通報來看,東征的勢頭很猛,馬寶等將領的信心也很足。而從朱永興和參謀部的闡發來看,東征明軍如果與清軍主力對碰,也一定冇有大勝的能夠。

“殿下既已決定,我二人這便下去參議擬議。”張維翰笑著起家,和易成告彆而出。

而東征的明軍在攻城掠地的過程中,不但俘虜了很多綠營官兵,還獲得了本地百姓的推戴和歡迎。大量青壯主動參軍,並在委任的處所官構造下,在少量明軍軍官的練習批示下,已經承擔起保護治安、戍守占據地的任務。這使得東征明軍在推動過程中兵力的分薄很小,能夠持續保持著必然的兵力上風。

當年,晉王李定國兩入廣東時,肇慶、新會兩次大戰,雖無功而返,卻使尚耿二藩部下的經戰老兵喪失很大。也就是說,尚可喜的藩兵固然顛末端擴大,但也隻是人數上的表現,氣力卻已經大打扣頭。

朱永興望著易成,模棱兩可地笑了笑。易成、張維翰固然足智多謀,但另有著根深蒂固的封建皇權思惟,對蘇利這類做法深惡痛絕。而朱永鼓起首考慮的是成果,固然還稱不上是不擇手腕。但變通的思惟卻不是二人能夠比擬的。

東征作戰目前來看還是很順利,汝陽王馬寶率軍占據欽州後,正向廉州府(今廣西合浦)打擊;晉世子李嗣興率救兵到達南寧後,和吳三省所部合軍東進,攻取了橫縣、靈山縣,然後按打算南下,籌辦與馬寶雄師彙合,主攻高、雷、廉州地區。

這個海寇出身的傢夥確切有些傲慢,或者說是笨拙。如果他同清軍已經勢如水火,天然要軟語相求,以期獲得明軍的援助。可這傢夥卻獅子大開口,實在有些不成理喻。

當然,這有兩個前提前提:一是南海艦隊能夠擊敗清軍海軍,篡奪廣東海麵的製海權;二是蘇利是至心反清,且不殘民以逞。殘暴肆行。

守勢之以是順利,首要啟事還是和廣東清軍的佈署有關。尚可喜接收了孔有德分兵鎮守導致覆亡的經驗,幾近將本藩兵力全數集合於廣州,其他各府、州則由綠營兵駐守。南邊綠營兵多不堪戰,明戎服備好、人數多,在清軍主力來援前,守勢順利也就並不是很奇特了。

蘇利固然氣力不大,但在目前,卻能夠策應東征的明軍,在尚可喜的後背插上一刀。形同盤據,不過是碣石一地,最大也不過海陸豐地區這兩三縣。眼皮子如此之淺,朱永興不由得鄙夷而笑,實在不曉得該如何描述蘇利此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